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自然资源局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2025年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自然资源局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行政处罚案件由()的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A.违法行为地
B.受害人经常居住地
C.举报人所在地
D.违法人经常居住地
【答案】:A
【解析】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地的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这一规定是基于便于查明案件事实、便于收集证据以及便于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和处罚等多方面的考虑。以违法行为地作为管辖依据,能够确保行政机关及时、准确地掌握违法行为发生的情况,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而受害人经常居住地、举报人所在地以及违法人经常居住地与违法行为本身的关联性相对较弱,不能很好地体现管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以,行政处罚案件应由违法行为地的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2、下列关于通告和公告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团体既可以发公告也可以发通告
B.通告一般是通过大众媒体发布,不公开张贴
C.公告宣布的是重要事项或者法律事项,不公开张贴;通告涉及的事有大有小
D.公告属于法定公文,通告属于事务文书
【答案】:C
【解析】公告和通告都是法定公文。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通常由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制发,社会团体一般不能发布公告;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社会团体可以发布通告。通告的发布方式较为灵活,既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发布,也可以公开张贴。而公告宣布的是重要事项或法律事项,一般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发布,不公开张贴,通告涉及的事情可大可小。所以只有“宣布的是重要事项或者法律事项,不公开张贴;涉及的事有大有小”这一描述是正确的。
3、根据公文写作规范,文中的公文日期应改为()。
A.一八年一月八日
B.二零一八年一月八日
C.2018.1.8
D.2018/01/08
【答案】:D
【解析】公文写作规范中,公文日期需使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选项中“一八年一月八日”和“二零一八年一月八日”使用了汉字表述,不符合规范。“2018.1.8”的表述不规范,公文日期不用“.”分隔。“2018/01/08”同样不是公文日期规范的表述形式。所以公文日期应按照规范写成用阿拉伯数字标全且年月日完整的形式。
4、根据公文的行文方向,该公文属于()。
A.上行文
B.下行文
C.平行文
D.越级行文
【答案】:B
【解析】公文根据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或业务部门向所属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的一种行文,如请示、报告等;下行文是指上级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比如命令、决定、批复等;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部门、单位之间的一种行文,常见的有函等。而越级行文并非按照行文方向划分的公文类型,它是一种非正常的行文方式,只有在特殊必要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要确定该公文属于哪种行文方向,需要结合公文的具体内容、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的关系来判断。如果是下级对上级发文,就是上行文;如果是上级对下级发文,则为下行文;如果是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发文,就是平行文。
5、雷雨作为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往往来去匆匆,有时会给人们带来灾害。下列关于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雷电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B.在野外,雷雨发生时,可以到大树下躲雨
C.雷电电流、电压都很小,持续时间也很短
D.雷电会产生强烈的电磁波,但不会影响电器的正常工作
【答案】:A
【解析】本题可依据雷电的相关知识,对各表述逐一进行分析。雷电是一种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在放电过程中,强大的电流通过空气,使空气迅速升温,空气受热膨胀产生强烈的光和声音。电能在这个过程中转化为了内能(使空气升温)和光能(闪电),所以雷电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这一表述正确。在野外,雷雨发生时,大树比较高,容易被雷电击中,到大树下躲雨,人在大树附近,很可能会遭受雷击,因此在野外雷雨发生时到大树下躲雨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该表述错误。雷电具有强大的电流和极高的电压,其瞬间电流可以达到数万甚至数十万安培,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并且雷电持续时间虽然短,但危害极大,所以说雷电电流、电压都很小的表述错误。雷电产生时会伴随强烈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会对周围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可能会损坏电器设备、影响电器的正常工作,所以雷电不会影响电器正常工作的表述错误。综上,正确的说法是雷电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张某和黄某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合租一套公寓。黄某向张某借了一大笔钱,在约定还款日期过后却迟迟未还,张某多次追讨无果,心中怀恨。一天,张某在饮水机的水中下毒,意图毒死黄某。然而,在黄某下班回家前,张某回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