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供销合作社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2025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供销合作社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甲性情暴躁,时常对两个儿子实施暴力行为。某一天,甲饮酒后回到家中,开始对大儿子乙恶语相向,随后冲进厨房拿起菜刀,一边叫骂一边朝着乙砍去。这时,站在甲身后的小儿子丙(已成年)拿起门后的木棍,猛击甲的头部一下,致使甲当场死亡。丙的行为是()
A.故意杀人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正当防卫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本题中,甲喝酒后回家对大儿子乙破口大骂并冲进厨房拿起菜刀边骂边向乙砍去,甲的行为属于正在进行的严重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小儿子丙(已成年)为了保护乙的人身安全,拿起门后的木棍向甲的头部猛击一下致甲当场死亡,丙的行为是为制止甲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由于甲的行为属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在此情况下丙采取防卫行为造成甲死亡,不属于防卫过当,而是正当防卫。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丙的主观目的是为了保护乙免受甲的不法侵害,并非故意非法剥夺甲的生命,所以不属于故意杀人。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针对的是危险,而不是不法侵害行为,本题中是甲的不法侵害行为,并非危险,所以丙的行为不属于紧急避险。综上,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2、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是指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因无法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致使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陷入经济停滞状态,既难以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实质是()。
A.经济增长停滞
B.经济增长过快
C.劳动力价格提高
D.国际竞争力降低
【答案】:D
【解析】首先理解“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定义,即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不能顺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致使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出现经济停滞,并且在工资与尖端技术研制方面分别无法与低收入国家和富裕国家竞争。从经济增长角度看,“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表现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进而出现停滞,但这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并非实质。经济增长过快与“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所描述的经济停滞状态相悖。劳动力价格提高只是发展到中等收入水平可能出现的一个现象,并非“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实质。而在国际竞争方面,既不能在工资上和低收入国家竞争,又不能在尖端技术研制上和富裕国家竞争,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中,该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下降,这才是“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核心本质。所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实质是国际竞争力降低。
3、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是以()
A.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
B.国际分工的发展为基础的;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基础的;
D.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的
【答案】:A
【解析】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提升,拓展了生产和资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各国经济联系,从而促进二者发展。
4、假设一条路上每隔10公里就有一个自然村,共有5个自然村,依次在一至五号这5个自然村收购粮食重量分别为10吨、15吨、20吨、25吨、30吨。现要选一自然村设立临时粮站来贮存粮食,已知每吨粮食运输赞为0.5元/公里。要让运输费用最少,则临时粮站应选在()
A.五号
B.四号
C.三号
D.二号
【答案】:B
【解析】由题目条件可知,若要使运输费用最少,那么运输的距离就需最短。所以最佳运输方案如下:首先把1号、2号自然村的粮食都运到3号自然村,这时3号自然村一共拥有粮食45吨。接着将5号自然村的粮食运到4号自然村,此时4号自然村共有粮食55吨。最后把3号自然村的45吨粮食运到4号自然村。
5、下列对“通胀预期”的理解正确的是()。
A.能够得到准确验证的对未来物价上涨的估计
B.不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对未来物价上涨的猜测
C.统计部门发布的关于物价水平的数据分析统计
D.居民对于未来物价上涨水平的一种心理估计
【答案】:D
【解析】通胀预期是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率的心理预期。一种较为简便的算法是把前面几年的通货膨胀率相加,再除以年限,实际上就是一个算术平均数。通胀预期通常是不准确的,也不是统计部门发布的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