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941-2024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的数据采集技术规范.docx
ICS65.020.01CCSB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941—2024
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的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dataacquisitionforricedroughtresistancephysiologicalindexes
2024-09-14发布2024-10-14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4/T494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军、王士梅、孔令娟、张友华、饶元、杨春节、李科、吴云志、刘飞、高琪娟、时国龙、朱倩、柳迎春、王雪珂、储成鹏、田洒洒。
DB34/T4941—2024
1
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的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的数据采集设计、数据采集流程、数据采集设备及数据处理。本文件适用于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的数据采集及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100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T43443物联网智慧农业信息系统接口要求
DB34/T3134水稻抗旱性鉴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抗旱性生理指标physiologicalindexsofdroughtresistance
与水稻抗旱性相关的主要生理指标、农艺与经济产量指标、生长环境指标。
传感器网络sensornetwork
利用传感器网络结点及其他网络基础设施,对物理世界进行信息采集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网络化信息系统。
[来源:GB/T30269.2-2013,2.1.6]
智能设备接口系统intelligentdeviceinterfacesystem具有通信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协议转换等功能的接口系统。
物联网网关internetofthingsgateway
具有数据存储能力、计算能力和协议转换能力等,可以通过北向接口与应用平台建立通信连接和通过南向接口与感知控制设备进行通信的实体。
[来源:GB/T38624.1-2020,3.1]
4数据采集设计
应按DB34/T3134的规定执行。
2
DB34/T4941—2024
5数据采集流程
5.1采集系统
采集系统为不同生育时期水稻抗旱性鉴定与试验提供数据支撑。采集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采集点为水稻抗旱性鉴定试验区域。
服务器
服务器数据库
自动采集手动采集
物联网网关填写报表
白动感知设备控制设备手动采集设备
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
传输层数据层
存储层
图1采集系统总体架构图
5.2采集方式
5.2.1手动采集
5.2.1.1采集:试验人员利用手动采集设备采集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数据。
5.2.1.2处理:试验人员整理采集到的相关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数据填写报表。
5.2.1.3录入存储:将整理后的数据通过手动录入方式存储到数据库中。
5.2.2自动采集
5.2.2.1采集:利用安装在水稻周围的自动感知设备,获取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数据。
5.2.2.2传输:利用传感器网络,实时传输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数据至服务器端。
5.2.2.3处理:对自动感知设备传输来的数据进行处理,输出可被数据库存储的数据格式。
5.2.2.4存储:将处理后的水稻抗旱性生理指标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5.3采集指标
采集指标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DB34/T4941—2024
3
表1采集指标说明
采集指标
采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