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pdf
ICS65.020.01
B16
T/GDP
广东省农药协会团体标准
T/GDP00—2021
甘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mprehensivepreventionandcontrolofmaindiseases
andpestsofsweetpotato
(征求意见稿)
2021-××-××发布2021-××-××实施
广东省农药协会发布
T/GDP00—2021
甘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主要病虫害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对象、防控原则及防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甘薯生产区主要病虫害的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3536-2020甘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高温愈合heattreatedtowoundhealing
在甘薯入窖初期,采用人工加温方法促进伤口迅速愈合,达到防止病害蔓延、确保安全贮藏的一种
措施。
4主要防控对象
4.1病害
甘薯茎腐病、甘薯黑斑病、甘薯基腐病、甘薯白绢病、甘薯蔓割病、甘薯病毒病、甘薯茎线虫病、
甘薯疮痂病。
4.2虫害
4.2.1地下害虫
蛴螬、金针虫、小地老虎、蝼蛄。
4.2.2地上害虫
斜纹夜蛾、甘薯天蛾、甘薯麦蛾、甘薯龟甲、甘薯叶甲、甘薯小象甲、甜菜夜蛾、红蜘蛛、白粉虱、
蚜虫。
1
T/GDP00—2021
5防控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辅
之化学防治应急控害。
6防控技术
6.1农业防治
6.1.1品种选择
严格开展植物检疫,使用经过植物检疫部门检疫的甘薯种薯或薯苗,严禁私引乱调,优选广东农业
主管部门和科研部门推荐推广的优良抗病品种,并使用无病种薯种苗。
6.1.2合理轮作
大田与非旋花科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等轮作,甘薯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块,要实行三年
以上的轮作,宜水旱轮作。
6.1.3田块选择及土壤处理
育苗选用从未种植甘薯的生茬地,大田选择耕层深厚、疏松通气、排灌方便的地块。冬、春季勤耕
翻并施用充分腐熟烟渣肥料,杀虫防病,减少甘薯病虫基数。
6.1.4田间管理
采苗采用高剪苗方式,剪取离地3cm~5cm秧苗栽插;大田推行垄作栽培,并合理密植;科学施肥,
增施磷、钾肥;中耕除草,发现病薯、病株残体及时清除并远离深埋;适时收获,适时入窖。
6.2物理防治
6.2.1杀虫灯诱杀
可使用20W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甘薯天蛾、麦蛾、小地老虎、金龟子(蛴螬)等成虫,按平
坝地区每2.7hm~3.3hm1盏、丘陵山区每1.33hm~2.0hm1盏设灯,灯间距离180m~200m,灯高1.5m~2222
1.8m。开灯诱杀时间为4月初至9月底。每天开灯时段为晚上21∶00至翌日4∶00。
6.2.2性诱剂诱杀
性诱剂诱捕器1~2个/亩放置于田间,悬挂的高度以诱捕器距作物顶部10cm~20cm为宜,30d~45d
更换一次诱芯,并适时清理诱捕器内死虫。
6.2.3糖醋液诱杀
4月中下旬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