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乡镇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
当前乡镇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乡镇财务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乡镇对财政资金相关的各项活动进行管理的整个过程,可对乡镇地区的财政资金状况进行有效预测、分析以及调节,并开展全方位控制以及监督,使资金能够得到合理且高效的使用。同时,借助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实现收支平衡,使财政资金能够得到规范利用,促进乡镇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乡镇地区财务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些许问题,政府部门一定要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手段提升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使各项资金得到合理利用。
一、乡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一)乡镇财务管理主要内容
乡镇财务管理水平与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有着直接联系。在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当下,乡镇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涉及的管理范围也在不断增加。财务管理主要包括国家政府在乡镇地区所执行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在特殊时期所采取的特殊财务执行模式,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乡镇地区发展相符合的各项政策,发现以及调整当下财务制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对乡镇财务管理工作来说,各地政府部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发挥政府职能,积极开展资源改造,并把其用到各项财政支出活动当中,落实各项经济行为。在开展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时,也要坚持财务法律法规,提高基层的各项收入,并落实对应监督管理工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乡镇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是整个乡镇地区管理的核心内容,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乡镇人民提供服务,促进乡镇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新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财务管理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创建更为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违规现象发生的同时,也能有效保护人民财产安全。借助集体经济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制定奖惩措施与规范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促使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当前乡镇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制度体系不健全
乡镇地区应该结合国家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创建与各地区情况相符合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目前部分乡镇并未结合当地财务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相契合的财务管理制度,这就导致当地的财务管理水平始终停滞不前。虽然有部分乡镇创建了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仍然存在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现象,导致财务管理制度无法充分发挥实际效果,财务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部分乡镇在具体执行时也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现象,无法完全遵守规章制度,这会对乡镇经济效益产生不利的影响,情况严重时还会损害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例如,报销程序不够科学,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处理单据报销时,依旧存在“财务审核在后,领导签字在先”的现象,财务报销程序十分混乱;部分公务接待仍然存在虚增人数、未按标准执行等情况,存在无公务接待函的现象;还有部分办公室堆放了各种物资设备,物品领用时十分不严谨,导致十分有限的财政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对乡镇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二)财务人员专业化素质不高
制约乡镇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最核心因素在于乡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大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也没有接触过专业的财会知识,接受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参加的会计教育培训也仅仅只是一种形式,无法提升专业知识。此外,在新会计制度实行的背景下,很多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充分掌握新会计制度;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年龄较大,接受专业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学习能力无法跟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给乡镇地区的财政事业发展带来阻碍。
(三)财政监督机制不健全,专项资金管理不严格
一方面,当下的乡镇财务监督体系不够完善,独立性相对较差,监督力度也不够强,导致部分人员在实际工作时也容易受到大环境因素影响,无法根据监督标准执行对应的监督权力,在发现问题以后,也无法及时处理。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对财政的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力度不足,没有坚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基本原则,偶尔也会出现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从目前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情况来看,在对专项资金进行管理时,也不够严格,缺乏深度认知,很多专项资金都出现被挪用、被占用的现象,用途不够专一,也违背了专项资金的基本管理规定;审计监督也存在信息不够对称、监督不够到位的现象,给最终的审计效果带来负面影响。
(四)财务工作方法落后
乡镇财务管理存在的另一问题就是采用的财务方法十分落后,无法匹配乡镇的各项经济活动。首先,工作人员所具备的核算能力不足,在对各项财务信息进行核算时,力度不强,无法保证相关工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其次,在对资产进行管理时,也存在不足之处。有关单位不够了解资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