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3分,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表1为先秦诸子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的思想主张。据此可知,这些思想共同体现的是()
表1
公则天下平矣。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吕氏春秋·贵公》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礼记·乐记》
故明主之治国也,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韩非子·六反》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A.贵贱有序B.天下一统C.社会均衡D.选贤任能
2.西汉时期,中国的船队就到达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中国的丝绸换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唐代长安
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这些现象()
A.表明中国航海技术领先世界B.扩大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C.推动了区域间文化融合统一D.说明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3.古埃及十三王朝泰尔·艾尔·达巴遗址宫殿群内发现的6座坟墓,从地表上的葬祭庙样式到墓前栽种
棕榈树等方面都尊崇的是埃及式的风俗习惯,但是其他方面的丧葬风俗,如使用叙利亚-巴勒斯坦风
格的武器,则呈现出另一种文化特征。这表明了()
A.古埃及宗教信仰影响社会生活B.古埃及与西亚文化的交流
C.古埃及对西亚文化的逐步渗透D.西亚对古埃及的军事征服
4.图1《掷铁饼者》是约公元前450年的青铜雕塑,图2《抱鹅的小孩像》是约公元前200年的大理石
人物雕塑,两者均是古希腊两个不同时期大量同类作品的代表。从图1到图2雕塑对象的变化可知,
古希腊雕塑艺术()
A.体现了文化交融C.迎合了平民需求
B.摆脱了宗教影响D.日益走向世俗化
5.中古时期,一部取材于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史实的文学作品写道:“我的宝剑啊,你何其不幸!虽则
我要死了,但仍旧不舍你!靠了你,我踏过多少山野,靠了你,我赢得了多少战争,靠了你,我征服
了无数土地,由白发的查理统治到今朝。”这一表述旨在()
A.揭示战争真相B.抒发乡土情怀
C.传播神话故事D.歌颂骑士英雄
6.图3为16世纪的美洲当地绘画,可用于反映阿兹特克文明的消亡,对其解读相对完整的是()
图3
A.西班牙依靠先进武器实现征服B.殖民者借助部族仇杀建立统治
C.英国殖民立足于屠杀印第安人D.欧洲人以病菌传播征服了美洲
7.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他们凭
借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
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这反映了()
A.游牧民族与农耕世界冲突加剧B.生产方式决定文明发展进程
C.印欧人迁移促进区域文化发展D.武力优势阻碍亚欧文化重构
8.图4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历史阶段的人口迁移情况。图中反映的历史时期为()
图4
A.东汉B.魏晋C.唐朝D.北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