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重点知识点.pdf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点
学习高二生物知识点的时候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高一生物必
修的知识点进行纳整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重点知识点,以
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点
考纲要求: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
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补初中实验: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学会使用显微镜
实验目的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初步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呈像原理、放大倍数计算方法
结构:
光学部分:目镜、镜筒、物镜、遮光器有(大小光圈)和反光镜有(平面镜和
凹面镜)机械部分:镜座、倾斜关节、镜臂、载物台上(有通光孔、压片夹)、
镜头转换器、粗、细准焦螺旋。
注:目镜无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旋转螺丝,镜头越
长,放大倍数越大。
呈像原理:映入眼球内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物(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成
像的清晰程度)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一者放大倍数的乘积)
注: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直径倍数,即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二、显微镜的使用:置镜装(镜头)一对光一置片一调焦一观察
1.安放。显微镜放置在桌前略偏左,距桌缘8-10cm处,装好物镜和目镜
(目镜5X物镜10X)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选取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同时把反光镜转向光源,直至视野光亮均匀适度。调节视野亮
度只可用遮光器和反光镜,光线过强,改用较小光圈或用平面反光镜;光线过
弱,改用较大光圈或用凹面反光镜。选低倍镜一比较大的光圈一选反光镜左(眼
观察)
3.观察。将切片或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转动粗准焦
螺旋顺(时针),俯首侧视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切片约(0.5cm),左眼
观察目镜,反(时针)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看到物像时轻微来回
旋转细准焦,直到物像清晰。找(不到物像时,可重复一次或移动装片使标本移
至通光孔中心)。观察时两眼都要睁开,便于左眼观察,右眼看着画图。侧面观
察降镜筒f左眼观察找物像f细准焦螺旋调清晰
4.高倍镜的转换。找到物像后,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把低倍镜
移走,换上高倍镜,只准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物像清
楚为止。顺序:移装片一转动镜头转换器一调反光镜或光圈一调细准焦螺旋
注:换高倍物镜时只能移动转换器,换镜后,只准调节细准焦和反光镜或(
光圈)■
问1: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若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像,可能原因?A(BC)
A、物像不在野中B、焦距不在同一平面C、载玻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D、未换目镜
问2:放大倍数与野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小,野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野越亮,工作距
离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野越暗,工
作距离越短。故装片不能反放。
5.装片的制作和移动:制作:滴清水一放材料一盖片移动:物像在何方,
就将载玻片向何处移。原(因:物像移动的方向和实际移动玻片的方向相反;
6.污点判断:
1)污点随载玻片的移动而移动,则位于载玻片上;
2)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目镜后消失,则位于目镜;换物镜后消失,则位
于物镜;
3)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镜后也不消失,则位于反光镜上。
7.完毕工作。使用完毕后,取下装片,转动镜头转换器,逆时针旋出物
镜,旋进镜头盒;取出目镜,插进镜头盒,盖上。把显微镜放正。
实验一: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
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一P7)
实验四: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必(修一P47)
实验五: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必(修一P60“问题探讨”)
实验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