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淄博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检测 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检测
思想政治试题2025.0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1.毛泽东强调,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调整生产关系、革新生产力因素。
邓小平指出,“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习近平强调,“不
能撤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来理解生产力标准”。下列能够体现材料主旨的是
①鼓励知识、技术、数据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激活创新要素活力
②我国量子技术等颠覆性技术孕育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
③放宽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环节的市场准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④复合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制造业发展与就业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出
台措施,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进一步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稳定和扩
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下列促就业措施的预期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投资→企业利润率提高→企业规模扩大→吸纳更多劳动
力就业
②落实金融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制造业成本优势→市场竞争力增强→对劳动
力需求增多
③搭建产业链和供应链协作平台→推动制造业降本增效→激发企业生产经营
活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④加快制造业数智赋能→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产业链向中高
端延伸→增加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我国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培育壮大智能产业。田间大棚里,智能设备实时
监测温室大棚状态,精准执行施肥浇水、温度湿度控制等任务;汽车生产线
上,涂装机械臂按照“工艺规范”准确操作;危险复杂环境下,人形机器人身
手敏捷、行动迅速,完成灾害救援任务。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有利于
1
①加快完善传统产业退出机制,实现产业重构
②增强技术渗透力,加快数智技术迭代与应用
③促进跨领域技术协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④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成为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某省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布局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对该省上述措施认识正确的是
①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发挥科技部门创新主体作用
②完善行业标准,健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体系
③坚持问题导向与系统观念相结合,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
④促进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某镇打造以党建小院为载体的“小院+”治理模式,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
里”。
该地“小院+”治理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搭建基层党组织工作平台,将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相融合
③构建起以院落为单位的基层自治组织,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④汇聚村镇两级基层政权机关的合力,切实做到为群众服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云南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纳西、汉、白、彝、藏、苗等十个世
居民族。过去靠山吃山,以养牛放牧为生。如今,当地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
2
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描绘出一幅农业
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这一新画卷的成功描绘主要得益于
①筑牢共同繁荣这一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②观念转变推动了农村发展方式的创新
③融通不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富民产业
④将经济发展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大自然一年四季的演化里,跳动着生命有序变化
的韵律与节奏。陆机《文赋》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在中国
文人眼里,季节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