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儋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儋州二中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高二期中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分为单项选择题I和单项选择题II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I: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项中,由老子提出且体现朴素唯
物观的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移民倾向于从中原奔向周边地区,因此汉族文化也呈现从长安与洛阳向四周播
散的状态;原居于周边的少数民族,则大量地涌向中原地区并带来了异彩纷呈的文化。这主要说明该时
期移民()
A.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多元融合B.增强了南北之间的理解与接纳
C.引发了政治格局的剧烈变动D.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3.宋朝京师汴梁地区,民众日常生活中因婚丧嫁娶、寿辰、乔迁等重要事宜而设置的饮宴活动,会有当
地的茶酒司提供租赁服务。这一现象说明宋朝()
A.传统社会分工被打破B.城市坊市分区制逐步瓦解
C.奢侈性消费行为盛行D.消费需求拉动服务业发展
4.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
“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繁荣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5.1859年,洪仁玕《资政新篇》提出要兴办近代交通运输、银行、采矿、保险等,鼓励科技发明和保
护发明专利,立官司理工商税收。这些主张的提出最能说明()
A.农民阶级迫切希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B.太平天国尝试吸收西方近代化经验
C.列强入侵直接推动经济生活的近代化D.儒家思想仍是治国理念的核心依据
6.1924年2月,周恩来等人决定,将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巴黎创办的机关刊物改名为《赤光》,并在
改刊宣言中强调:“我们所认定的唯一目标便是:反军阀政府的联合,反帝国主义的国际联合。”他们
这样做是为了()
A.策应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B.拓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
C.促成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探索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道路
7.至1952年底(与1949年建国时相比),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百分之77.5%,其中工业总产值
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均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这些成就()
A.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B.源于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C.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D.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8.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由此可以推知,新时期的中国()
A城乡经济差距逐渐加大B.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C.市场经济已占据主导地位D.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
9.“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
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
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C.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D.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
10.20世纪30年代,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拉美投资的主体。之后,拉美国家逐渐增加对经济活动的参与,
接管了先前由外国人控制的公共事业、铁路以及自然资源,但外国资本在一些初级产品中仍占有重要地
位。战后,外国资本更是被拉美国家工业中的新机遇所吸引,持续加大投入。材料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