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docx

发布:2025-05-08约9.13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纸上。)

2025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我国海南博鳌举行。图1为“亚洲位置示意图”,图2为“海南岛简图”,据此完成1~3题。

1.亚洲①是面积最大的大洲②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③大部分位于热带④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按地理方位划分,年会承办地海南岛位于()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D.中亚

3.结合海南岛河流的分布,推测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中间高四周低

C.北高南低 D.中间低四周高

近年来,雅加达由于人口激增,交通拥堵等原因,深受“城市病”困扰。2024年11月19日,印度尼西亚决定正式迁都至努山塔拉。努山塔拉位于加里曼丹岛,该岛人口稀少,大部分地区经济贫困。如图为“印度尼西亚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印度尼西亚()

A.紧邻大西洋和印度洋

B.由众多的岛屿组成

C.位于中纬度,四季分明

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5.雅加达()

A.气候炎热干燥 B.地形平坦广阔

C.人口分布集中 D.大江大河广布

6.迁都对努山塔拉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A.完善基础设施 B.解决交通拥堵

C.缓解住房紧张 D.治理环境污染

2024年1月,日本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后又受冷空气侵袭,部分区域出现强降雪,灾情恶化。如图1为“六大板块示意图”,图2为“能登半岛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日本被称为“地震之邦”是因为其位于()

A.太平洋板块东部,地壳运动活跃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带

8.能登半岛出现强降雪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强烈蒸发,形成降水

B.地震在洋面引发台风,带来降水

C.空气受热膨胀,形成降水

D.地处冬季风的迎风坡,形成降水

“阶梯井”是古印度文明的标志性建筑,地下直通蓄水池获取地下水,以应对可用水量的季节波动。图1为“印度气候资料图”,图2为“阶梯井景观图”,据此完成9~11题。

9.“阶梯井”多分布在气候较干旱的地区,最可能分布在图中()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10.阶梯井井底通常留有闸门用以蓄水和泄洪。据气候资料推测,当地每年开闸蓄水时间是()

A.1~3月份 B.4~6月份 C.7~9月份 D.10~12月份

11.阶梯井蓄水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影响蓄水量变化的主要是()

A.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

向日葵是俄罗斯的国花,生长速度较快。图1为“俄罗斯的向日葵分布示意图”,图2为“北半球部分农作物适宜生长地区纬度分布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相较于俄罗斯其他地区,向日葵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流域的南部,其原因是()

A.科技水平高 B.纬度低,热量足

C.沼泽面积广阔 D.劳动力丰富

13.俄罗斯的南部地区产量较大的农作物可能是()

A.小麦 B.稻米 C.可可 D.咖啡

14.湿地是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的过湿土地,图示区域湿地分布区的主要特征有()

①地势低洼

②气候寒冷

③河流稀少

④沿海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中老铁路”是连接云南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图1为“中老铁路示意图”,图2为“老挝琅勃拉邦车站景观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中老铁路”被称为“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铁路,说明该铁路沿线()

A.森林茂密,需要保护 B.季风气候,洪涝多发

C.地形崎岖,河流众多 D.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16.经“中老铁路”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最有可能是()

A.苹果 B.柑橘 C.小麦 D.橡胶

17.老挝琅勃拉邦车站采用“人”字形屋顶设计,主要作用是()

①屋顶陡峭,利于排水

②屋檐宽大,利于遮雨

③屋顶较平,利于集水

④屋檐宽大,便于采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地区,2026年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如图为“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图及米兰气候图”,据此完成18~20题。

18.据图可知,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

A.东部内陆地区 B.南、北部山区

C.西部沿海地区 D.中部平原地区

19.米兰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