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二模“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作文审题指导及标杆范文.docx
2025广州二模作文审题指导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对成长而言,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202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学科写作题,采用近年全国高考一直使用的新材料作文题型,是一道观点思辨性作文题。
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材料的理解
试题材料采用极简的形式,只有一句话。“对成长而言”明确了写作情境,“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明确了需要考生探讨的议题。
青年成长,是这个时代的重要议题,“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青年的成长,他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系”,“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年成长”。习总书记寄语道:“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题聚焦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如何看待完成与完美的问题,让考生畅所欲言。通过材料和引导语,引导考生辩证地看待“完成”和“完美”,将自我认知与广阔的社会、宏大的时代联系起来。
“成长”意为“向成熟的阶段发展;生长”,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它既指生理发展,也包括心理成熟(个体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技能与能力提升(个体在学习、工作或其他领域中的能力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人生阶段的过渡(向另一个更高层次的生活阶段的转变)等多重含义。
“对成长而言”明确了写作情境,试题贴着考生生活命题,探讨的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切身的重要议题。“成长”并非一个空泛的词语,而是“真正成人”的过程,写作过程中,需要考生激活生活体验,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另需留意的是,此处“成长”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也可以是集体、社群、国家等,鼓励考生站在多个维度思考。
“完成”意为“按照预期的目标结束;做成”,指将事情从开始推进到结束,达成基本的成果。而“完美”意为“完备美好;没有缺点”,指事情达到极致、毫无瑕疵的状态。
与“完成”相应的行为模式,往往追求过程的完整性和阶段性目标的达成,强调行动优先,不要求尽善尽美,相对“完美”而言更为务实;而与“完美”相应的行为模式,则更追求结果的极致,有理想主义、完美主义的倾向,力求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无可挑剔。
“对成长而言,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在承认二者皆重要的基础上,就成长过程中的“完成”与“完美”作出比较,认为“完成”更为重要。材料抛出这一观点,旨在引导我们思考,在成长的道路上,追求“完美”还是追求“完成”,对成长而言更为重要,并能从多个维度进行归因。
值得注意的是,对“完美”的追求,既可能来自主体本身具备的理想主义、完美主义性格,也可能由他者共同促成,如家庭环境、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社会观念等。与之相应,对“完美”的追求,会产生何种影响,也需进行多维度分析,既关注其积极一面,也意识到其往往伴随的自我否定和对他人评价过于关注这一面。对“完成”的分析,也是如此。
青年以何种方式对待自己的成长,是更注重“完成”还是“完美”,涉及到青年一代的自我认知与价值取舍,也会影响青年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青年的身心健康等等;一个社会如何对待青年的成长,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怎样的环境,兹事体大,值得与青年共同探究。
总之,作文材料以极简的形式,呈现了关于成长的一个价值判断,要求考生能围绕切身之事,进行多元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通过辩证分析,论证一方对成长的独特价值。
二、对引导语的理解
本作文题第二段为引导语,“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规定了写作任务。
1.关于“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
引导语中“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的“上述说法”,指的是“对成长而言,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这一说法,考生应整体看待这一说法,不可脱离“成长”这一语境,并能在理解“完成”“完美”含义的基础上,理解材料。题目引导考生从给定的材料出发,思考并判断“完成与完美何者更重要”这一核心问题,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同意”,即要求考生明确“同意”或“不同意”的态度,继而展开议论。
2.关于“请明确立场和观点”
①“请明确立场观点”:针对材料中“对成长而言,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的说法,考生要明确是否同意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