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5-09约6.3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PAGE1页共NUMPAGES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院里做的“B超”,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B.音乐大师演唱的歌曲不会是噪声

C.初二(3)班的同学能够区分班主任的声音,是因为班主任声音的音调不同于其他老师

D.“掩耳盗铃”,在物理学里指的阻止声音的产生

2.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其发出的声音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考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D.航天员能在太空与地面交流,说明真空也能传播声音

3.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初中男生跑1000m的时间大约为1min

B.正常学习工作的环境声音不超过10dB

C.骑自行车的正常速度大约是10m/s

D.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B.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主要原因是雪蓬松且多孔,噪声不容易被反射

C.医生用“B超”检查患者身体是次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了声音响度的大小

D.工人在操作间工作时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振动产生的

B.地上的人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过来的

C.想睡觉的乘客带上耳罩,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人们可以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飞机的位置是因为双耳效应

7.白居易在《夜雪》中写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折竹有声说明没有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B.折竹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C.诗人通过折竹声知雪重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折竹声是乐音

8.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左图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右图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

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

D.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二、多选题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余音绕梁”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形成回声造成的

C.“掩耳盗铃”故事说明盗铃人掩住耳朵能控制声音的产生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10.为了迎接学校举行的红歌比赛,亮亮班同学在音乐教室内排练大合唱《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嘹亮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嘹亮的歌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D.关闭音乐教室的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三、填空题

11.“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轻声”是指声音的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处减弱噪声的。

12.小新随爸爸开车途经北园高架桥回家时,看到道路两侧有许多隔音墙,这是从噪声的环节减小噪声。到了小新家楼下,爸爸要把车停入车位;当车与其他物体靠近时,车内的倒车雷达系统就会报警,这个系统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工作的。

13.小明在8个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不同质量的水,如图(a)所示,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的声音来。这些声音是由的振动产生的(选填“瓶内空气柱”或“瓶子和水”);城市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b)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14.中国高铁正在高速发展。在旷野里,远远看到疾驰的列车犹如一枚“白色子弹”,如图所示。若它以10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12s,则行驶了m。以列车为参照物,座位上安静看书的乘客是的。列车上交谈的乘客自觉压低声音,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15.2023年12月18日甘肃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