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统筹语文三个维度,改进长句教学.pdf
双减政策下统筹语文三个维度,改进长句教学
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句子教学研究相对薄弱。词语教学已经总结出很
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比如,利用工具书,析字解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
语,给词语找近义词、反义词,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等等。有哪些方
可以进行句子教学呢?目前似乎并没有有效的方。
句子的语单位比词语复杂,对它的语研究也还有很多争议。分析当下
认知心理学和语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对句子的研究一般是从句、
语义和语用三个维度进行的。
一、统筹三维分析结构,探析句子教学目标
句子是表情达意、实现交际功能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传统的语言分析方式
一般有语和语义两个维度。当代语言学认为,语用是分析句子的另一个重
要维度。J.M.鲍亨斯基认为:“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说些什么时候,所用的
每一个词都涉及三个不同的对象:语、语义和语用三个维度的关系。”[1]
我国语学者范晓认为:“句子本身客观上存在着或包含着句、语义、语
用三个平面或三个角度或三个侧面,句子是句、语义、语用的结合体或综
合体(三位一体)。”[2]
句,即句子的语,是指句子形式,包括主语、谓语等句子成分及其相
互关系。句子的语义,指句子描述的事物、包含的情感、蕴含的意象,即句
意。句子的语用,是指什么呢?有学者认为,句子的语用是指句子的交际功
能、情态意义、整体意义等[3]。还有学者指出,“语用即语言使用”[4],
“学语言不仅要关注语言符号本身,还要研究语言符号在特定语境中是如何
实现交际功能的”[5]。综合来看,语用在句子中的静态表达即句子为起到
表达和交际作用而具备的形式的特点,即句式特点。句式是“句子的特征类
别”[6],句式特点与作者写作时头脑中的“感知图式、思维形式以及表达
需求”密切相关[7]。对句式特点进行探讨,是对句子感知图式的还原,是
对作者写作思路和表达意图的领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在句意、句、句式特点三个维度实现哪些学习目
标?又该如何定位这三个维度间的关系?
首先,理解句意应是小学语文句子教学的重点。阅读的本质是帮助学生和
不同的角色对话,在阅读中构建意义是阅读最根本的目标。理解句子意思,
是领略文章整体意义的基础。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中,句的教学应定位于在语境中感知句子的结构和
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服务于准确理解句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对于语法知识,教师“在教学中
应根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
[8]。这样的指导原则既尊重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特点和语
感发展的规律,也指出了语法教学的途径一一结合具体语言实例进行指导和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