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多功能提升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ICS65.020.99B61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城市森林多功能提升技术规程
technologyregulationsformultifunctionalimprovementofurbanforest
征求意见稿
-××-××发布××××-××-××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1/XXXXX—XXXX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功能型树种评价筛选 1
5群落多功能提升配置模式 2
6景观多功能提升 3
7建立技术档案 3
附录A(资料性)城市森林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值 4
附录B(资料性)城市森林适宜植物种类 5
II
DB21/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本文件起草人:何兴元、陈玮、于帅、任志彬、张粤、黄彦青、徐胜。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联系电话:024
1
DB21/XXXXX—XXXX
城市森林多功能提升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森林多功能提升有关的术语和定义、功能型树种评价筛选、群落多功能提升配置模式、景观多功能提升、档案建立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东北地区城市森林多功能提升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城市森林urbanforest
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范围内以乔木为主体,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覆盖度(面积大于0.5公顷,树冠覆盖度10%-30%以上),能对周围的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并具有明显的生态价值和人文景观价值等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综合体。
3.2
城市森林多功能urbanforestmulti-function
特定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具备某一种生态功能为主(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游憩、滞尘、小气候调节、截留雨水等功能),其他功能协同发挥的属性,并可以通过不同树种、群落、景观的调控而发生改变。
3.3
功能型树种functionaltypestreespecies
有一些关键的功能性状、对特定环境因子发挥相应作用并对某一特定生态系统主要过程有重要影响的树种,或集多种功能与一身的树种。
4功能型树种评价筛选
2
DB21/XXXXX—XXXX
4.1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评价体系与指标
抗旱能力、抗寒能力、耐瘠薄能力、耐盐碱能力、抗污染能力、耐阴能力、抗病虫害能力7个抗性指标,固碳释氧能力、降温增湿能力、滞尘能力、杀菌能力、防风固沙能力5个生态指标,冠型、株型、色彩、质感、花的观赏性5个美学指标作为城市森林树种综合评价指标。
4.1.2指标权重确定
城市森林适宜树种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的确定采用特尔菲-层次分析法(Delphi-AHP)。详细指标和权重值见(附表A1)。
4.2树种评价筛选
根据权重值对树种进行评价,筛选出的最优树种、发展树种名录见(附表B2)。
5群落多功能提升配置模式
5.1最佳树种组合
在树种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以最优树种为核心,以发展树种为辅助,利用Jaccard定量修正系数进行树种间关联性分析,获得城市森林植物群落最佳树种组合。
5.2群落配置模式
5.2.1多功能模式
主要树种组合:
圆柏、刺槐、山桃、垂柳、榆、紫丁香、水蜡;西伯利亚桤木、暴马丁香、山樱桃;油松、皂角、黄刺玫;圆柏、刺槐、杨、榆、连翘、忍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