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105工作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x
520105辅助运输巷施工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审批表
编制人
作业负责人
会审部门/领导
签字
会审意见
日期
备注
生产技术科
通防科
调度室
安健环科
机电科
通风副总
机电副总
安全副总
生产副总
通风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总工程师
审批
签字
审批意见
日期
备注
矿长
******煤矿
520105辅助运输巷施工补充
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
编制单位:******煤矿
队长:
编制人:
时间:二〇**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会审意见
PAGE
PAGE5
520105辅助运输巷施工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一、编制说明
因生产需要,现继续施工520105辅助运输巷里段作为520106准备工作面回风巷,为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与工程质量,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后严格贯彻执行。
二、工程概况
1、520105辅助运输巷与南翼带式输送机大巷之间施工一个联巷,工程量35m,具体位置现场指定。
2、520105辅助运输巷设计长度为1610m;前期已施工995m剩余工程量615m,每50m施工一个倒车硐室,硐室位置在巷道左帮(面向迎头),施工期间如遇到老空区,采取施工封闭墙封堵,封闭措施另编。
3、520105辅助运输巷与520106带式输送机巷之间施工一个联巷,工程量240m,具体位置现场指定。
三、连采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
1、永久支护:
520105辅助运输巷以及联巷永久支护方式采用锚网支护,断面尺寸:宽×高=5400mm×2700mm,顶板锚杆间排距为1250mm×1000mm,矩形布置。网片要压茬连接,相邻两片网的搭接长度为100mm;连采机掘进前锚杆支护距工作面最大距离为0.3m,掘进后锚杆支护距工作面最大距离为3.3m,当顶板破碎时,锚杆、锚索紧跟迎头施工,加强顶板管理。两帮破碎时及时补打帮部锚杆,加强帮部管理。
2、临时支护:
巷道临时支护采用移镏器作为临时支护,单体间距1500mm。掘进前永久支护紧跟迎头,掘进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打设临时支护,支护一排临时支护向前移一排,单排循环前进,支柱要打设及时,并打在实底上,无法打在实底上要垫木料。(附:临时支护图)
操作要求:巷道成形后,先敲帮问顶,然后铺网及时支设移镏器支柱,移镏器由外向里逐排打设,顶板不平需加垫木楔,失效单体及时更换。
本工作面选用锚杆支护。由于锚杆支护作用原理及受力状态的复杂性,锚杆支护参数的解析计算多以工程类比法及经验并结合理论计算来确定锚杆支护参数。这里按悬吊理论计算锚杆参数。
3、锚杆的长度计算:
L=KH+L1+L2
式中:L——锚杆长度,m;
H——冒落拱高度,m;
K——安全系数,一般取K=2;
L1——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一般可按经验取为0.3m;
L2——锚杆在巷道中的外露长度(钢带厚度+托盘厚度+螺母厚度+0.02~0.05),L2取0.07m。
冒落拱高度按下式估算,即
H=B/2f
式中:B——巷道宽度,取5.4m;
f——普氏岩石坚固性系数,查岩石坚固性分级表取f=4。
H=B/2f=5.4/(2×4)=0.675m
L=KH+L1+L2=2×0.675+0.3+0.07=1.72m
类比我队在之前施工过程中支护的实际情况,故选择φ18×1800mm一次性紧固锚杆。
4、锚杆的间、排距计算:
a=(Q/KHγ)1/2
式中:a锚杆的间、排距,m;
Q锚杆的设计锚固力,80kN;
K安全系数,取2。
H冒落拱高度,H取0.675m;
γ被悬吊岩石的重力密度,取γ=21kN/m3。
a=(Q/KHγ)1/2=〔80/(2×0.675×21)〕1/2=1.41m
根据以往经验,故支巷锚杆间、排距选为1.25m×1.0m。
5、支护材料
(1)锚杆:采用Ф18×1800mmⅡ级左旋无纵钢筋高强度螺纹钢制作。
(2)钢托板:采用规格为120×120×8mm的国标Q235钢板压制。
(3)锚固剂:使用K2360型树脂锚固剂,施工中顶板每孔装树脂锚固剂2卷。
(4)锚杆间排距及排列方式:顶板锚杆1250×1000mm,矩形排列方式。
(5)锚杆安设要求:锚杆垫板应紧贴岩面,锚杆外露不大于10-50mm,锚杆按要求垂直巷道轮廓线的切线或岩石层理面,偏差≤75°。
(6)顶板锚杆锚固力不小于80KN,锚杆拧紧力矩200N·m,锚杆间排距偏差不超过±100mm,锚杆孔深度允许偏差0-30mm。
(7)顶板网片采用Ф6mm的冷拔钢丝制作,网的规格为:长×宽=5200×1100mm;网格为100×100mm。
(8)锚索采用钢绞线制作,规格为17.8×7300mm,锚索排距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布置,锚索托盘使用规格为长×宽×厚=300×300×16mm的钢板制作。每孔使用K2360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