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管理 (4)课件.ppt
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吸痰管的选择软硬适中透明度好对黏膜损伤小远端光滑有侧孔吸痰管的外径与气管插管内径比小于1/2长度足够到达人工气道的远端或隆突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吸痰的压力、时间控制成人吸痰负压一般在10.64kPa~15.96kPa婴儿吸引负压控制在7.98kPa~10.64kPa每次吸引时间不能超过15s,连续吸引不宜超过两次两次吸痰间隔应在5次机械通气以上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人工气道的管理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人工气道的管理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即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不仅用于机械通气,也用于气道分泌物的引流,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人工气道的管理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丧失对人工气道管理不当,不但影响人工气道的使用效果,而且会引起许多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完善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成为抢救成功的关键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人工气道的管理气管导管的应用气囊管理气道的湿化温化吸痰的管理感染的预防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气管导管的应用种类规格置入深度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种类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气管内插管适应症: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气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存在上气道损伤、狭窄、气道食管瘘影响正常通气者因诊断或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要反复插入气管镜者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气管内插管方法:经鼻经口(如鼻腔有阻塞、感染或出血倾向,或鼻甲、鼻窦有骨折,则考虑经口插管)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气管内插管并发症;牙齿损伤口腔溃疡感染鼻出血、骨折及鼻窦炎、中耳炎上呼吸道黏膜溃疡喉或气管水肿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气管切开适应症: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已行气管插管,但仍不能顺利吸除气管内分泌物因上呼吸道阻塞、狭窄、头部外伤等,气管插管无法进行的对咽部作放射治疗的,为避免喉以下的呼吸道的放射性损伤而采取的预防措施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气管切开并发症:创口感染切开部位出血气管套管脱出气胸或纵隔气肿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比较的优缺点优点:减少解剖无效腔减少呼吸功的消耗气管切开的管腔短、口径大,气流阻力较小,方便吸痰可进水、进食,便于营养、水分等的补充和管理易被患者耐受缺点:发生合并症的机会及严重性大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规格两种表示方法1、导管内径(ID)表示,2.5~11mm,每号相差0.5mm。2、导管外周直径表示,法制标号(F)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规格目前多用ID表示成年男性用8~8.5mm,女性用7~7.5mm经鼻插管口径应小0.5mm,深度较经口插管长2~3cm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置入深度导管尖端在气管中段,距隆突2~3cm导管在门齿上标记为22±2cm经鼻插管为27±2cm气管插管导管总长度为32±2cm,齿外10±2cm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气囊管理最小封闭压力技术气囊放气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气囊管理气囊能保持气道的密闭状态,即可保证潮气量的供给,又可预防口腔和胃内容物的误吸在机械通气时,应将气囊充气气囊压力是决定是否损伤气管粘摸的重要因素,所以气囊充气时压力要适宜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最小封闭压力技术目前临床常用的气囊充气方法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封闭气管套管与气道黏膜间隙的最小压力,称为“最小封闭压力(MOP)”,相应的容积为“最小封闭容积(MOV)”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最小封闭压力技术具体方法是给气囊充气,直到气囊周围完全不漏气,听不到气流声;正压通气时,逐渐从气囊抽气,每次抽0.25-0.5ml气体,直到吸气压力达到高峰时出现少量漏气为止,然后再注入0.25-0.5ml气体,此时气囊容积为最小封闭容积(MOV),气囊压力为最小封闭压力(MOP)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气囊放气既往认为气囊应常规定期放气现在认为定期放气没有必要目前使用的气管导管的气囊,为高容量低压气囊,不需要放气适时地调整和维持气囊压力是预防损伤气管粘摸的非常有效的措施人工气道的管理46652气道的温化湿化气道温化湿化的效果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