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排便异常的护理PPT教学课件.pptx
护理专业情境三常见疾病的识别与护理《儿科护理》任务十一排便异常的护理
假如你是护理人员张阿姨,应该如何做?某高级母婴护理中心护理人员张阿姨,5组婴幼儿及家长某高级母婴护理中心面对5个宝宝,护理人员张阿姨负责这5位婴幼儿的照护。护理人员张阿姨需要正确识别5位婴幼儿的排便情况是否正常,异常情况下是否需要去医院进行就诊。
能够正确识别新生儿胎便、过渡期大便、哺乳期大便,完成各阶段粪便的识别。正确识别人乳喂养儿、人工喂养儿、混合喂养儿粪便,完成不同喂养方式下粪便的识别能初步识别婴幼儿腹泻的粪便,并针对是否就医的做出正确判断能初步识别异常粪便,完成对异常粪便是否就医的判断,并掌握正确留取粪便标本的方法
01识别新生儿各个时期及喂养方式的粪便03婴幼儿排便异常的就医指征02婴幼儿腹泻04留取便常规
01识别新生儿各个时期喂养方式的粪便
新生儿胎便的定义胎便是婴儿在母体就已经形成的粪便。怀孕20周以上,在胎儿肠道中便存在有胎便,胎便是新生儿最早的肠道分泌产物,形态粘稠。胎便85%-95%为混合着肠壁上皮细胞、胎毛、胎脂、胆汁粘液及所吞咽羊水中的部分固体成分。它的颜色呈墨绿色,如图3-11-1所示。愈靠近预产期,胎便量就愈多。正常新生儿多数于12小时内开始排便,胎便总量约100-200克。如24小时不见胎便排出,应注意有无消化道畸形。如乳汁供应充分,一般需要2-3天排净胎便,胎便逐渐排干净后,新生儿的大便颜色就会由黑色转为黄色。识别新生儿各个时期喂养方式的粪便
2.过渡期大便新生儿出生以后由胎便转变为母乳喂养期正常金黄色粪便的过程。新生儿在进行母乳喂养或者人工喂养以后,大便的颜色和性状就会出现改变,逐渐变为软的金黄色大便。过渡时期的大便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识别新生儿各个时期喂养方式的粪便
3.母乳喂养粪便为黄色或金黄色,多为均匀膏状或带少许黄色粪便颗粒,呈酸性反应(PH4.7-5.1)。母乳喂养更容易消化和吸收,所以新生儿不容易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平均每日排便2-4次。识别新生儿各个时期喂养方式的粪便
4.人工喂养粪便人工喂养的婴儿粪便为淡黄色或灰黄色,与母乳喂养新生儿对比,相对干燥和粘稠,呈中性或碱性反应(Ph6-8)。因牛乳及其配方奶粉含酪蛋白较多,粪便有明显蛋白质分解产物的臭味,有时可混有白色酪蛋白凝块。大便每日1-2次,易发生便秘。识别新生儿各个时期喂养方式的粪便
5.混合喂养儿粪便混合喂养的新生儿,正常大便性状是白黄色或者灰黄色,质地比较软,偏膏状,介于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排便之间。识别新生儿各个时期喂养方式的粪便
正常状态下新生儿不同性质的粪便分类色转为黄色。识别新生儿各个时期喂养方式的粪便粪便分类绿便油状便大便有少量泡沫奶瓣便健康判断正常正常正常正常原因①少量补铁②受凉③没吃饱摄入油脂过多,新生儿消化不掉①消化不良②乳糖不耐受③妈妈淀粉摄入多①消化不良②受凉应对方法①注意新生儿腹部保暖②增加营养①哺乳期的妈妈不要摄入过多油脂②母乳两侧乳房交替喂养①母亲减少高糖类食物的摄取(例如:果汁、米粥、糕点等)②避免前奶摄入过多③服用益生菌①不要过度喂养②服用益生菌③注意新生儿腹部保暖
操作实施学习要求注意事项实操时间20min操作说明将操作要点按要求记录在操作记录表中。协助家长妥善安置婴幼儿根据新生儿的排便情况,进行评估,正确识别新生儿各个时期及喂养方式的粪便识别新生儿各个时期喂养方式的粪便
02婴幼儿腹泻
1.婴幼儿腹泻的定义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疾病。由于婴幼儿消化解剖生理特点、免疫功能功能发育未成熟及环境因素、容易发生腹泻。腹泻包括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病原以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较为常见。腹泻易发生脱水,须及时防治。婴幼儿腹泻
2.婴幼儿腹泻的易感因素及病因易感因素: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机体的防御功能差,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较低。正常菌群对入侵的致病菌微生物有拮抗作用,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人工喂养的婴幼儿未获取母乳中大量体液因子、巨噬细胞、粒细胞,溶菌酶等,而且奶液及奶具易受污染。婴幼儿腹泻
3.病因: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原因。感染因素:由于免疫功能不成熟,肠道中缺乏能中和大肠埃希菌的IgA,防御感染功能低下,容易患感染性腹泻。感染源可由孕母阴道或经污染的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