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病人排便护理_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卧床病人排便护理 神内 何燕静 排便次数 成 人:1~3次 婴幼儿:3~5次 3次/日或 3次/周视为排便异常 量 与进食量、食物的种类和液体摄入有关 一、排便活动的评估 (一)粪便的观察: 形状和软硬度(正常为成形软便) 软硬度:水样便、不成形便、成形便、硬便和羊屎样便 直肠、肛门狭窄或部分肠梗阻:扁条状或带状 便秘:坚硬、呈栗子样 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稀便或水样便 粪便的观察 颜色 (正常成人:黄褐色或棕黄色;婴儿:黄色或金黄色 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 白陶土样便:胆道梗阻 灰色便混有可见的脂肪或粘液:脂肪消化不良 暗红色血便:下消化道出血 果酱便:肠套叠、阿米巴痢疾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痔疮或肛裂 白色“米泔水”样:霍乱、副霍乱 粪便的观察 内容物 (食物残渣、脱落的大量肠上皮细胞、细菌以及机体代谢的废物) 粪便表面大量粘液:常见于肠道炎症 粪便表面附有血液:常见于痢疾、肠套叠等 肠道寄生虫感染:蛔虫、蛲虫、绦虫节片 脓血便则常见于痢疾、肛门周围脓疡及直肠癌等。 粪便的观察 气味 严重腹泻:粪便呈碱性反应,极恶臭 直肠溃疡、肠癌:腐败味 上消化道出血:柏油样便,腥臭味 消化不良,乳、儿糖类未充分消化或吸收脂肪酸:粪便呈酸性反应,气味为酸臭味或酸败臭 粪便的观察 1. 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心态和排便习惯,解释便秘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消除病人思想顾虑。 2. 排便环境 用屏风遮挡,以达到视觉隐蔽,并适当调整治疗时间,使病人安心排便。 3. 选取适宜排便姿势 如病情许可,病人取坐位或抬高上肢或扶助下床,利于排便。 4. 腹部环形按摩 按结肠解剖位置做环行按摩(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可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 5. 口服缓泻剂 遵医嘱给口服缓泻剂,如蓖麻油、植物油、液体石蜡、硫酸镁等。 6. 教会病人或家属正确使用简易通便剂,①开塞露,②甘油灌肠剂。 7. 灌肠术 如经上述措施处理无效时,则需采用灌肠术。 8. 健康教育 ①向病人讲解有关排便知识,养成定时排便习惯;②建立合理的食谱,多吃蔬菜、小米、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饮水,适当摄取油脂类食物;③安排适当活动,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等。 使用简易通便剂 二、排便异常的护理 (二)粪便嵌塞病人的护理 粪便嵌塞是指粪便持久滞留堆积在直肠内,坚硬不能排出。常发生于慢性便秘的病人。 护理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粪便嵌顿 1、患者直肠内粪块排出 2、重建正常排便习惯 3、患者及家属能叙述出原因及预防措施。 1、遵医嘱使用通便法 2、灌肠 3、人工取便 4、健康教育 粪便嵌顿病人的护理 二、排便异常的护理 (三)腹泻病人的护理 腹泻是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肠蠕动增快,排 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而不成形。 1. 心理护理 给病人耐心的解释和安慰,做好清洁护理,提高病人的自信心。 2. 卧床休息 以减少体力消耗,注意腹部保暖。 3. 饮食护理 鼓励病人多饮水,酌情给予低脂、少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腹泻严重时暂禁食。 4. 保护肛周皮肤 每次便后用软纸擦净肛门,再用温水清洗,肛门周围涂油膏,以保护局部皮肤。 5. 遵医嘱用药 如止泻剂、抗感染药物,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以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6. 观察记录 观察粪便的次数和性质,及时记录,需要时留取标本送检。疑为传染病时,按肠道隔离原则护理。 7. 健康教育 ①向病人解释引起腹泻的原因和防治措施;②教育病人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并注意饮食卫生;③指导病人观察排便情况,有异常时能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二、排便异常的护理 (四)排便失禁病人的护理 排便失禁是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控制而 不自主排便。 1. 心理护理 尊重和理解病人,鼓励病人树立信心。 2.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定期开窗通风换气,除去不良气味,使病人舒适。 3. 皮肤护理 及时更换污染的被单和衣裤,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保护肛周皮肤清洁,必要时涂油保护;注意病人骶尾部皮肤情况,定时翻身按摩,防止压疮的发生。 4. 观察病人排便反应 了解病人排便时间、规律,观察排便的表现,如病人因进食刺激肠蠕动而引起排便,则应在饭后及时给予便器;如病人排便无规律,则应酌情给病人使用便器,以试行排便,帮助病人重建排便的控制能力。 5. 健康教育 ①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排便失禁的原因及护理方法;②指导病人及家属饮食卫生知识;③教会病人肛门括约肌及盆底肌肉收缩锻炼的方法。 二、排便异常的护理 (五)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