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床旁血气分析仪血气分析中参数意义.docx
内容提要
一、血气分析的28项指标及意义
二、酸碱失衡的“六步”判别法
三、小结
一、血气分析28项指标及意义
1、PH
定义:血中H+浓度的负对数,代表血液酸碱度
正常值:7.35~7.45
临床意义:
PH7.35为酸血症,PH7.45为碱血症
在病人高热或低体温时,测得的pH要进行校正:校正pH=0.0147×(37℃-病人体温)
2、氧分压(P02)
氧分压: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O2所产生的压力,是判断缺氧程度和呼吸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通气/换气功能。
参考范围:80~100mmHg80~70mmHg为轻度缺氧;
70~60mmHg为中度缺氧;
60mmHg为重度缺氧,提示呼吸衰竭,30mmHg时,可危及生命。
PaO2≥120mmHg定义为高氧血症PO2升高可见于
(1)换气过度,如换气过度综合征、辅助呼吸过度等。
(2)吸入氧浓度增高,如高压氧环境
3、二氧化碳分压PCO2
二氧化碳分压:溶解在血液中二氧化碳产生的压力,
参考范围:34~45mmHg
反映通气功能,升高:通气不足,下降:通气过度。
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v-aCO2、CO2gap):细胞代谢所产生的CO2在中心静脉与动脉的分压差。Pv-aCO2应被视为组织灌注的标志物,而不是组织缺氧的标志物。
正常的Pv-aCO2介于2到6mmHg之间,
Pv-aCO26通常提示:心输出量“低”或“不足”。
4、氧饱和度(SO2)
是指血液在一定的PO2下,氧合血红蛋白(HbO2)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参考范围:95~98%
SvO2:是上腔静脉血和下腔静脉血在右心室混合并逐渐变成肺动脉血的氧饱和度,它可反映全身组织氧供情况,也是反映心输出量、动脉血氧含量和机体氧耗情况的总和指标。正常值65%-75%。
ScvO2:临床上通过留置颈内或者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获取。反映的主要是上半身静脉血的混合,只能反映机体的部分(包括脑循环)氧代谢情况。
参考范围:60~80%。
SvO2与ScvO2数值波动范围在±5%之内。
反映组织灌注状态,氧供需平衡
ScvO2的临床参考目标
疾病
ScvO2
脓毒性休克
70%
创伤、失血性休克
65%
心衰、心原性休克
60%
CPR
20%心脏骤停
40%心外按压有效
72%自主循环恢复
80%CPR成功
碱剩余
5、实际碱剩余(BE):是指在实际条件下测定全血或血浆标本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不受呼吸的影响,只反应代谢性因素。
6、标准碱剩余(BEecf):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动脉血温度为38℃,pCO2为40mmHg,SaO2为100%),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达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
反映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因素的指标,正常范围±3mmol/L,
BE-3代酸
BE3代碱
7、缓冲碱
缓冲碱(BB)指全血中具有缓冲作用的阴离子总和,包括
HCO3-、Hb、血浆蛋白及少量的有机酸盐和无机磷酸盐。
HCO3是BB的主要成分,约占50%,是反应代谢性因素的指标,但不能确切。
正常参考值在45~55mmol/L
8、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
是常用的评价肺内气体交换的指标,为肺泡氧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之间的差值。
A-aDO2=PAO2-PaO2
PAO2=(Pb-Ph2o)*FiO2-(PaCO2/R)
Pb为大气压:760.15mmHg,Ph2o为水蒸气压:47.37mmHg,R为呼吸商(一般取值0.8)
正常的范围:15-20mmHg,
★不吸氧(FiO2=21%)任何个体:≤25mmHg
★吸纯氧(FiO2=100%)任何个体:≤75mmHg
主要有三个重要因素:
1、解剖分流2、通气/灌注比例失调
3、“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的弥散障碍
肺泡肺静脉肺动脉n动脉血静脉血肺部
肺泡
肺静脉
肺动脉
n
动脉血
静脉血肺部
毛细血管
(…→表示氧扩散→表示二氧化碳扩散)
9、动脉/肺泡氧分压比(a/A02)
正常值0.75,不依赖吸氧浓度变化,用于预测调整FiO2后的PaO2。
举例:血气报告:PaO283.5mmHg,PaCO239.5mmHg,FiO240%,可否直接不吸氧?
PAO2=(Pb-Ph2o)*FiO2-(PaCO2/R)
=(760-47)*0.4-(39.5/0.8)
=713*0.4-49.375≈236mmHgPaO2/PAO2≈0.35
当FiO221%时,P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