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急救护理.pptx
四肢骨折急救护理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四肢骨折急救步骤01四肢骨折急救概述03急救中的辅助措施04特殊人群的急救护理05转运与后续治疗06急救中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四肢骨折急救概述01
定义四肢骨折是指四肢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常见原因交通事故、跌落、运动损伤、骨质疏松、暴力等。四肢骨折的定义与常见原因
重要性及时、正确的急救处理能够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并为后续治疗创造良好条件。目标保护伤口、止血、减轻疼痛、固定骨折部位、防止进一步损伤。急救的重要性与目标
疼痛缓解适当应用止痛药,缓解疼痛和焦虑。止血对于开放性骨折,应迅速用清洁敷料或绷带压迫伤口止血。固定骨折部位用夹板、绷带或其他可利用的物品固定骨折部位,避免骨折端移动和加重损伤。伤口处理用无菌敷料或绷带包扎伤口,避免污染和感染。抢救生命首先判断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的基本原则
四肢骨折急救步骤02
确保患者安全判断现场是否安全,避免在可能存在危险的环境下进行急救。评估周围环境呼叫紧急救援向医疗急救机构呼叫救援,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救治。迅速排除危险因素,如交通、火灾等,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环境。确保安全与环境评估
停止活动让患者停止一切活动,避免加重伤情或损伤其他部位。初步评估伤情检查患者的伤口、疼痛、肿胀、畸形等情况,判断骨折的类型和程度。暴露伤处将骨折部位暴露出来,但要避免过度拉扯或扭曲受伤部位。止血处理如有出血,应迅速用干净的布料或绷带进行加压止血。停止活动与初步评估伤情
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可用夹板、绷带、树枝等物品进行固定,确保固定材料坚固、稳定。注意事项固定时要避免触碰伤口,避免将固定材料直接压在伤口上;同时要保持伤肢的保暖和舒适,避免冻伤或压迫。等待专业救援在固定完成后,应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到来,不要随意移动患者或尝试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固定方法要正确夹板应放在骨折部位的两侧,并用绷带或布条固定,避免过紧或过松。固定骨折部位的方法与注意事急救中的辅助措施03
冷敷的使用与时间控制冷敷的作用通过降低局部温度,减少毛细血管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冷敷的方法可用冰袋、冰毛巾等物品敷于受伤部位,每次敷20-30分钟,每隔2-3小时敷一次。注意事项避免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以免冻伤;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包扎的作用使用无菌纱布或清洁的布块覆盖伤口,再用绷带或胶布固定。对于较大的伤口,可采用“8”字包扎法,以增加包扎的牢固性。包扎的方法注意事项包扎时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绷带或胶布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保护伤口,避免感染,同时可压迫止血,减轻疼痛。包扎伤口与预防感染
抬高受伤肢体以减轻肿胀抬高的作用通过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抬高的方法注意事项将受伤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可用枕头、被子等物品垫高。抬高时要保持受伤肢体的稳定,避免再次受伤;抬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血液循环。123
特殊人群的急救护理04
搬运方法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使用担架或平板搬运,以免加重损伤。疼痛处理给予止痛药,缓解疼痛,但要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良反应。骨折固定使用夹板、绷带等工具进行骨折部位的固定,避免骨折端移位。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老年人骨折的特殊处理
避免暴力搬运,尽量使用担架或怀抱搬运,以减少二次损伤。给予适当的止痛药,但需注意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药物副作用。使用夹板、绷带等工具进行骨折部位的固定,但要避免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和心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儿童骨折的注意事项搬运方法疼痛处理骨折固定生命体征监测
搬运方法尽量使用担架或平板搬运,避免震动和过度用力,以免危及胎儿安全。使用夹板、绷带等工具进行骨折部位的固定,但要避免对胎儿造成压迫。给予适当的止痛药,但要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密切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和心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密切关注胎儿状况,确保母婴安全。孕妇骨折的急救要点疼痛处理骨折固定生命体征监测
转运与后续治疗05
转运伤者的正确方法初步评估判断骨折部位、类型及可能伴有的血管、神经损伤,评估患者整体状况。临时固定采用夹板、绷带或替代品对骨折部位进行临时固定,以减少移动和疼痛。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伤者呼吸道畅通,防止因疼痛或肿胀导致的呼吸困难。快速转运尽可能快速、平稳地将伤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医院内的进一步诊断与治疗影像学检查进行X光、CT或MRI等检查,以明确骨折的具体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术治疗对于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或手法复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