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市政二级建造师备考精华通关攻略与重点难点解析.doc
P1都市道路重要分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面层应具有较高的构造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下温稳定性。沥青碎石的常用厚度為50~70毫米。
P2表2k311011集料最大粒径的竖行(重点看)沥青贯人式面层常用厚度為50~80mm。沥青表面常用厚度為15~30mm。
P3垫层厚度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一般宜不小于或等于150mm。路面的使用规定原则1平整度2承载能力3温度稳定性4抗滑能力5透水性6噪声量
P4都市道路分类1迅速路為長距离交通服务的重要道路,设计车速為80km/h。2主干路是都市道路网的骨架,是连接都市各重要分区的交通干道。3次干路配合主干路构成都市干道网4支路以服务功能為主
P6柔性路面与刚性路面的差异路基施工程序1准备工作2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3路基(土、石方)工程4质量检查与验收
P7填土(方)路基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和盐渍土。填土内不得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填前需将地基压实。3当地面坡度陡于1:5時,需修成台阶形式。5填土長度达50m左右時,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既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佳碾压不应不不小于12t级压路机。6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还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案例分析1)挖土方路基3压路机不不不小于12t级,碾压道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為止。5过街雨水支管应在路床碾压前施工,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沙砾填实。
P8土质路基压实的原则:先轻厚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多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最大不适宜超过4000m/h:碾压時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宜纵向重叠1.0至1.5m.。道路边缘、检查井、雨水口周围以及沟槽回填土不能使用压路机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或蛙夯、人力夯扎实。必须防止漏夯。采用任何一种压实机械碾压土质路基,均应在该种土含水量靠近最佳含水量值時进行,其含水量偏差幅度经试验确定。当土实际含水量达不到上述规定期,对过湿土翻开、晾干,对过干土均匀加水,一旦到达规定,迅速压实。土质路基施工前,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措施测定拟用土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P9地基处理措施分类表2k311022
P10石灰稳定土根据混合料中所用原材料的不一样,可分為:石灰土、石灰碎石土和石灰沙砾土,不适宜用石灰土做基层。如必须用石灰土做基层,应采用隔水措施,防止水分侵入石灰土层。影响石灰土构造强度的重要原因1土质2灰质3石灰剂量4含水量5密实度7养护条件(温度和湿度
P11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不小于15mm.,用水量约為石灰重量的1~5倍,用10mm方孔筛筛除未消解灰块。為提高强度,减少裂缝,可掺加最大粒径不超过0.6倍,石灰土层厚度。
2拌合应均匀,每层摊铺虚厚不适宜超过200mm,严格控制灰土的含水量。3先用8t压路机稳压,加以改善后既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4施工间断或分段施工時,交接处预留300~500mm不碾压。水泥土不应用作基层。案例分析2
P12水泥剂量以5%~10%较為合理。施工期的曰最低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至-5℃)到来之前0.5至1.0个月完毕。3雨期施工,应尤其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下雨時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土构造层应尽快碾压密实。4应在混合料处在最佳含水量略不小于(1-2)%時进行碾压,直到满足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规定。5宜采用12-18t压路机做初步稳定碾压,混合料初步稳定后用不小于18t的压路机碾压,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且到达规定的压实度。6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P13碾压時应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组合。基层厚度不不小于或等于150mm時,用12至15t三轮压路机:150mm﹤厚度不不小于或等于200mm時,可用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
施工技术规定:3碾压前和碾压中应适量洒水4宜采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成活,碾压至缝隙嵌挤密实,稳定坚实,表面平整,轮迹不不小于5mm。(案例分析3)
P14用途:1路堤加筋2台背路基填土加筋3过滤与排水4路基防护
P15施工准备:2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标号、黏度、气候条件、铺筑层的厚度及下卧层厚度,当沥青黏度大、气温低、铺筑层厚度小時,施工温度宜用高限。3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有: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沥青饱和度、残留稳定度。4重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m试验段,重要分试拌、试铺两个阶段。获得对应的参数。
P16拌制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結团成块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