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若干思考.pdf

发布:2025-05-08约4.6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若干思考

作者:孙小龙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17期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以精心的态度、精致的过程,落实细节管

理,实现学校管理效益最优化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实行精细化管理,是新

形势对高校管理的新要求,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强化认识、提升师资队伍

素质、合理优化教学体系、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制度保障等方面深入探讨构建高校精细化管理

的途径,以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47-02

一、精细化管理概述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又称精益管理、零缺陷管理,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精细”一词取“精”

字中完美、周密、高品质的词义,取“细”字中细节、细致的词义。“精细”是一种意识,一种态

度,一种理念,一种文化。

学校精细化管理应该是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以精心的态度,精心的过程,落实细节管理,

实现学校管理效益最优化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是建立在规范管理基础上对学校规范管理的科

学提升的方式。“精”,即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要突出。要求教职工对教学活动有精益求精的态

度,工作目标要明确,岗位职责要具体,工作流程要优化;“细”,即学校管理工作的覆盖环节

应面面俱到。要求将学校规则系统化,把各项工作做细。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才能真正

落实精细化管理;“化”,即学校管理工作要程序化、制度化、数据化、信息化,学校制度内化

为师生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重点强调把制度落实到位并内化为自觉行动。

(二)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1、数据化。即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来。通过实现办公自动化、信

息化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对高校信息传递、工作安排、教学管理、就业培训等实现自动化管

理,对人才培养的每个细节进行科学分析并进行细致的量化,用科学的数据来显示人才培养过

程的实际效果。并通过对在校生的信息统计整理、动态更新和查询管理,确保信息系统的完

整,为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提供跟踪、反馈、评价的平台。

2、标准化。要统一学校中各类管理活动的标准,在这一前提下立足于学生的个性需求,

认真细致分析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学生素质能力发展要求的多元化,确定多样化的人才

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才特点,强调以精心的态度、精确的把握和精致的

过程,进行细心的教育、细心的辅导,确保对学生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和管理。

二、高校学生工作引进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构合理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

服务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学校应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全方位关注学生的

德、智、体、美。而这些工作目标都是通过大量日常、琐碎、繁杂、重复的工作实现的,如果

没有对工作精细化的追求,有意的偷工减料和无意的疏忽遗漏,都将直接影响学生工作的成

效,甚至造成重大隐患或恶性事故,不仅实现精品的目标成为空谈,而且会给育人的大事业造

成重大障碍。

(二)提升学生工作水平的需要

高校学生工作是一个系统,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精细化管理强调细致工作,重视

每一个环节创最佳、争一流。精细化管理重具体、重落实、重成效等特点,有利于改进学生工

作内容过于宽泛、考核难以量化、成效不好检验等现实问题。同时,学生管理很大程度上以制

度管理为主,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进一步提升制度的全面性和约束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管理工

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有利于建设以精、细为代表的大学文化

一个科学、完备大学的精细化管理制度,以其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内涵,以及它所

特有的注重细节、强调成本意识、鼓励创新、以人为本的本质特点,与其他大学文化一样发挥

着影响人、改变人、塑造人的作用,这种精、细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能够感染人。事实表明,

现代大学的精细化管理不是单纯的管理方式的改变,其实质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细化与延伸,高

校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彰显和建设一种以精、细为代表的大学文化特色。

三、目前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队伍不稳定

目前高校的辅导员有不少来自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学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单一,缺

乏必要的管理学、心理健康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同时高强度、超负荷的学

生管理,使得辅导员疲于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