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6章基于经济激励的环境政策手段.pptx
第六章基于经济激励的
环境政策手段
2025/5/92环境政策手段分类第一类是制订法规。规定有关环境保护权利与义务的财产法则(propertyrules)与责任法则(liabilityrules)。财产法则确定的是环境产权的初始配置。责任法则确定的是在环境危害事实成立的前提下,责任方应该向受害方支付环境损害补偿金;或者在保护环境影响自身发展的前提下,受益方应该向受损方支付环境/生态保护补偿金。
2025/5/93环境政策手段分类(续)第二类被称为Command-And-Control,简称CAC,中文往往译为行政手段。CAC的真正含义,是指政府制订具体的环境标准,而不是指政府利用行政权力实施环境保护。具体的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AmbientStandard)、排放标准与技术标准。
2025/5/94环境政策手段分类(续二)第三类称为基于经济激励的环境政策手段。这种手段通过确定污染环境的经济代价,来限制经济当事人的污染行为。这类手段包括:污染税或排污费、污染物减排补贴、产品税、罚款、押金(DepositRefund)、排污权交易等。
2025/5/95第一节环境政策手段的评价标准一效果二效率三社会价值
2025/5/96效果原文为effectiveness,通常译为“有效性”。为了与效率(efficiency)相区分并避免理解上的歧义,这里译为“效果”。效果有多重含义。首先,环境政策手段能否达到其预期的目标。如果达不到预期效果,那它显然是有缺陷的。其次,环境政策手段所达到的目标是否正确。
2025/5/97效果(续)环境政策手段往往有具体的目标。因而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具体目标达到了,但是最终目标没有达到,或者打了大折扣。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污染物搬家。——具体目标与最终目标不完全一致。——手段“目标化”。
2025/5/98效率效率是指能否用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达到尽可能大的产出。如果环境保护政策能达到预期效果但缺乏效率,那它将耗费本可用于其它用途的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如果环境保护的代价太高,那么,即使环境保护目标理论上是应该的,实际上也是做不到的。
2025/5/99效率(续)效率也有多种提法。如果环境保护目标为既定,效率标准表现为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如果环境保护目标本身有待确定,效率标准表现为费用-效益(Cost-Benefit)分析。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需要交易成本的。考虑效率时,必须将交易成本考虑在内。
2025/5/910社会价值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这些社会价值标准具有普遍性,环境政策手段的采用必须考虑到这些价值标准。1.生存权环境政策手段的使用不能危及公众的生存。2.公平环境保护的费用和效益应该合理分摊。
2025/5/911社会价值(续)3.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涉及所有人的利益,应该尽可能对公众进行宣传并吸收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决策过程和执行过程。4.非扰民性(Nonintrusiveness)环境保护在给公众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完全不影响是不可能的。但应该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
2025/5/912第二节排污费一基本模型二基本模型的扩展——非均质混合污染物三排污费与减排补贴作用的比较四排污费与环境标准的比较
2025/5/913排污费污染物减排的方法:减产、清洁生产、终端(End-of-Pipe)治理。假定效率是决定污染控制的唯一标准,厂商在选择减排方法时,必然会考虑减排成本。减排成本(AbatementCost)是指为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所支付的成本。
2025/5/914排污费(续)厂商比作为监管者的政府更清楚什么方法是减少其污染物排放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且会采用这种最有效的方法来减排。边际减排成本是随着污染物减排量的增加而上升的。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污染物减排的规模经济现象。但在本节中,我们假定边际减排成本函数是连续递增函数。
2025/5/915排污费(续二)再假定所有厂商排放的均为均质混合污染物(uniformlymixedpollutant)——例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意味着在控制区内,任何污染源减少一吨污染物,都是同样有效的。因而减排目标与污染源无关。因此,减排成本高的污染源少减排就是合理的。
2025/5/916排污费基本模型假定某一时期,某地有k个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某种均质混合污染物,其排放量分别为e1、…、ek,则其同期总排放量E为:(6-1)
2025/5/917排污费基本模型(续)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厂商使用i种投入。用ri表示第i种投入的数量,用y表示产出数量。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