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安全保证措施.docx
PAGE
PAGE4
工程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节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一、质量管理控制点的设置原则
1、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与各专业施工员对工程质量目标的重要项目、薄弱环节、关键部位、施工部位需控制的重要质量特性,对影响工期质量、安全等重要因素的环节、新工艺、新技术的施工环节及易出质量通病的项目设置管理控制点。
2、严格按照公司《综合管理体系》运行。
二、结构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点的设置
1、砼浇筑
2、钢筋焊接
3、模板质量控制
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点的设置
1、防水工程施工
2、外墙饰面施工
3、屋面工程施工
四、安装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点的设置
1、电气:开关盒、插座盒高度,插座中相、零、地线排列,开关离门框距离,金属桥架敷设的平直度、垂直度及接地跨接线连接,封闭式母线槽的连接松紧度、敷设的平直度及垂直度等。
2、管道:排水管道的接口养护、坡度、排污管的检查口,洞口修补,各种管道的支架安装等。
第二节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一、严格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转方式为PDCA循环。
二、满足顾客对工程质量的需求和期望。实行质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质量目标——确保“合格”
四、技术质量管理保证措施——建立健全保证质量的各项规章制度。
1、图纸会审制度——项目技术总负责组织好各专业施工员、质量员、造价员和班组长仔细阅读图纸,在开工前,提出图纸问题,并经图纸会审形成正式文件后,方可施工。
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制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必须在工程实施前经各级审批并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再经上报同意后方可实施。
3、技术交底制度
3.1技术交底程序
施工图会审之后,工程师就整个工程及其它复杂项目向项目技术负责人书面交底,工程管理部作安全技术交底。
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就整个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安全要求向工长、各工种负责人及其它有关班组作书面交底(含安全技术交底)。并经签字生效。
下达任务时,工长就各分项工程的具体方案,操作要求向班组长作书面交底(含安全措施)。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3.2质量、技术交底内容
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工程施工准备:质量、安全、交叉作业等要求—工程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操作工艺等—工程施工其它技术要求。
质量、技术交底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3.3质量、技术交底记录
质量、技术交底记录应详细说明交底时间,交底课题,具体内容、交底人和接受人及施工班组、人数等内容。
4、材料采购、检验、保管制度
4.1材料采购必须根据已审批的材料采购计划实施。有出厂合格证等质量证明书。
4.2凡购得的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砖等必须按批量随机样法定检测机构复试验证,并执行见证取、送样的有关规定。
8.7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必须挂胸卡上班。
9、计量器具管理
9.1计量员负责本项目部所有计量器材的鉴定、督促及管理工作。
9.2现场计量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专管、专人使用。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9.3损坏的计量器具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
9.4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对、鉴定,严禁使用未经校对过的量具。
10、质量评定、核定制度
10.1质量控制资料的评定,由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进行,必须结论确切,签章齐全。
10.2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只有达至少规定、“基本齐全”或‘一般齐全’时,方可连同分部分项评定资料、观感资料的得分率三者综合评定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
10.3单位工程控制资料得分率低于85%(不含85%)时单位工程不得评定为合格工程。
10.4项目部在评定控制资料的同时,还应对分部分项评定资料、施工技术资料、施工管理资料、竣工图四种资料,核查其准确性、完整性、实用性,予以评价,并有明确的定性结论。
10.5项目部应将评选好的整套资料,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查认可后,报当地质监站核定,核定盖章齐全有效。
10.6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质量的核定结论为最终核定。
11、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11.1为确保本工程质量,实现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工程,争创“中州杯”工程的目标制定本制度。
11.2严格遵守上级部门主管领导的质量意见和要求。
11.3严格要求按照现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11.4各部门认真贯彻工程项目规范责任制。
11.5组织定期开展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
11.6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工程质量情报反馈系统。做到质量情报资源共享。
11.7严格对参与工程的计量设备进行及时送检、校正,做好维修保养。
11.8项目部每周一举行一次例会,解决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