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案例分享会——心内科护理人文实践.pptx
叙事护理案例分享会——心内科护理人文实践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叙事护理概述
02
案例背景与患者故事
03
叙事护理干预过程
04
护理效果与反思
05
叙事护理推广计划
06
附录与互动环节
01
叙事护理概述
叙事护理定义
叙事护理是以叙事能力为基础,通过倾听、理解、解构、重写患者疾病叙事,实现患者疾病体验重构和心灵解脱的护理实践。
叙事护理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关注患者心理与心灵的护理,通过叙事方式帮助患者重构疾病体验,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叙事护理的定义与核心理念
外化
解构
通过特定的仪式活动,如庆祝康复、告别病痛等,帮助患者实现心理转变和心灵解脱。
仪式
作为患者叙事的见证者,护士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注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关怀。
见证
帮助患者以更加积极、乐观的角度重写疾病叙事,重构疾病体验,减轻心理负担。
改写
通过倾听患者叙事,将其疾病体验外化为具体的故事和情节,帮助患者客观看待自己的疾病。
深入分析患者叙事中的隐喻、象征等手法,揭示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叙事护理的五大技术(外化、解构、改写、见证、仪式)
叙事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提高患者满意度
叙事护理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和照顾,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
减轻患者痛苦
通过叙事方式帮助患者重构疾病体验,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焦虑。
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叙事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疾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医患沟通
叙事护理能够建立更加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提高医疗效果。
02
案例背景与患者故事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病史、诊断)
年龄与性别
女性,72岁。
病史
诊断
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Ⅲ级,心律失常。
1
2
3
患者心理状态分析(焦虑/绝望/愤怒等)
焦虑情绪
患者对疾病担忧,对治疗效果和预后感到不安,表现为紧张、失眠、食欲不振。
绝望心理
由于长期疾病缠身,患者感到生活无望,对治疗和护理失去信心。
恐惧感
害怕疾病恶化,害怕死亡,对医院环境产生恐惧感。
护理需求
患者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包括疼痛缓解、生命体征监测、药物使用指导等。
矛盾点一
患者渴望得到关心与照顾,但又害怕打扰医护人员。
矛盾点二
患者对疾病治疗期望过高,但现实治疗效果未能满足其期望。
矛盾点三
患者与家属在治疗方案上存在分歧,导致护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护理需求与核心矛盾点
03
叙事护理干预过程
叙事技巧培训
通过引导患者叙述疾病经历,将问题与自我分离,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自我认知。
外化问题技术
负面认知解构
针对患者存在的负面认知,采用认知重构技术,帮助患者重新审视疾病,树立积极心态。
护理人员学习并掌握叙事技巧,包括倾听、同理心表达等,以便更好地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
技术应用:外化问题与解构负面认知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性格、爱好等,采用适宜的沟通方式,与患者建立深度联系。
在沟通过程中,关注患者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针对患者疼痛问题,采取综合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减轻患者痛苦。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护理过程,加强患者家庭支持系统,提高患者康复信心。
护理措施:个性化沟通与情感支持
个性化沟通
情感支持
疼痛管理
家属参与
多形式呈现(配乐讲解/视频记录/家属参与)
配乐讲解
在叙事护理过程中,配以适当的音乐,增强患者情感体验,提高护理效果。
01
02
03
04
视频记录
记录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时刻,如与护理人员沟通、康复训练等,以便患者回顾自己的康复历程。
家属参与
邀请家属参与叙事护理过程,共同分享患者康复的喜悦,加强家庭支持系统。
分享会/讲座
定期举办叙事护理分享会或讲座,邀请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共同参与,传播叙事护理理念,提高护理质量。
04
护理效果与反思
患者态度转变与行为改善
信任度提升
通过叙事护理,患者更加信任医护人员,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依从性。
02
04
03
01
生活方式改善
患者开始关注自身健康,遵循医嘱调整饮食、作息等生活方式,有利于疾病康复。
情绪稳定
患者在接受叙事护理后,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得到缓解,情绪更加稳定。
病情好转
在叙事护理的干预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护理人文关怀的量化评估(满意度/依从性)
满意度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患者对叙事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
依从性增强
叙事护理使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病情,从而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投诉率下降
实施叙事护理后,患者投诉率明显降低,表明患者认可度提高。
医患关系和谐
叙事护理促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叙事护理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