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职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pdf

发布:2025-05-09约5.8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职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张勇吕唯平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湖北孝感432000)

摘要:文章根据高职广告艺术设计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需要,探索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内涵发展与改革之道,提出了“一条主线、双

证并重、三方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实践了“校企同行、产学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分层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广告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改革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广告设计

专业为龙头的艺术设计教育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困扰并

将长期影响着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其中,主要瓶颈问题有三个:办学条件、育人模式、就

业水平。这三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高职广告

艺术设计专业为例,结合自身的探索与实践,探寻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之路。

一、“一条主线、双证并重、三方结合”,突出高职教育创新与特色

一条主线: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双证并重:指学历证书与职

业资格证书并重,教学涵盖高职学历教育与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培训双重领域。三方结合:指学

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挥育人的功能。通过专业与企业、

教学与生产的实质性融通,合理地运作资金和资产,科学地调配社会专家、企业行家、学校师生

等多方面的人力、物力和智力,实现多方资源的有效互动和转换,以此创建新型的高职广告设计

与制作人才培养模式。

1、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

坚持高等职业技术的教育观。以培养学生高等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在行业、企业的参与和

支持下,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社会调研和人才市场调查,以就业为导向,以能

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教学内容,建立职业

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2、以多元智能理论为高职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坚持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不同的人会以不

同的方式进行运用和综合。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一般具有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

能力强的优势,同时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稳定性和自我调控能力差等弱点;

而这些表明他们更具应用性人才的智能优势。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

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突破口,根据高职学生的智能特点扬长避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

社会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选择直观、形象及现场、情景等教学方法,

通过多种媒体传导方式丰富教学手段,以增进学生的直观感知和形象理解,进而实现较好的教学

效果。

3.以产学研结合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实现校企同行,产学融通

树立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观。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着经费投入少、办学条件

差的普遍性问题。高职院校统筹考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利用社会、企业的资源

来弥补校内教育资源之不足。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坚持“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

路,走“依托行业、紧联企业、股份运作”的道路,按照“校企联合、优势互补、产学互动、互

利双赢”的原则,进一步探索并完善“校企同行、产学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机制,使

现有的富通广告公司等产学研企业在生产、培训、科研等方面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依据广告设

计与制作工作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和《广告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产、学、研结合,教、学、

做并举,研究并建立以职业能力系统化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逐步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学时

比达到2∶1左右,在产学研结合的框架内,以项目实训教学为重要载体,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

4.以能力评价社会化为考核的重要标准,推行“双证”制度

确立能力评价社会化的质量观,严把“出口关”。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计划的执行、

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质量的保证等均坚持学校考核与社会评价并重,通过进行考试制度和考试

方法的改革,采取多种考核形式,重点评价学习过程,认真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和社会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