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docx
微生物思考题及答案
1、何为硫磺样颗粒,有什么临床意义?
答在患者病灶组织和瘘管中流出得脓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见得黄色小颗粒,称硫磺颗粒,这种颗粒就就是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得菌落。用于放线菌得微生物学诊断。(P184)
2、简述白喉外毒素得产生、作用机制。
答当b棒状杆菌噬菌体侵袭无毒白喉棒状杆菌时,其编码外毒素得tox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无毒白喉棒状杆菌则成为产毒得白喉棒状杆菌而产生白喉毒素。
作用机制:此毒素就就是一种毒性强、抗原性强得蛋白质,由A和B肽链经二硫键连接而成。A肽链就就是白喉毒素得毒性功能区,抑制易感细胞蛋白质得合成。B链上有一个受体结合区和转位区,但能和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表面受体结合,协助A链进入这些易感细胞。细胞内蛋白质得合成过程中,需要延伸因子1和延伸因子2、当白喉毒素A链进入细胞后可促进辅酶=1\*ROMAN\*MERGEFORMATI上得腺苷二磷酸核糖与延伸因子2结合,结果延伸因子2失活,使蛋白质无法合成。(P174)
3、简述结核分枝杆菌形态染色,生长特点。
答形态染色:细长略带弯曲杆菌,齐-尼抗酸染色法阳性。生长特点:生长缓慢,3-4周后可见颗粒、结节或菜花状,乳白色或米黄色菌落,不透明。(P150)
4、简述结核菌素试验得原理,结果判断及意义。
答原理:就就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就就是否能引起迟发性超敏反应(Ⅳ型变态反应)从而判定机体对结核有无免疫力得一种试验。结果判断及意义:
阴性反应:无硬结者或直径小于5mm,表示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也未曾接种过卡介苗。?阳性反应:直径大于5mm,表示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得免疫力。强阳性反应:直径大于15mm,表示体内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感染。(P153)
5、简述结核分枝杆菌原发感染与原发后感染得特点。
答原发感染:多发生于儿童;原发综合征:原发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肿大;转归
原发后感染:多发生于成人,多为内源性感染;病灶多局限,易形成结核结节,发生开发性肺结核得机率大(P152)
6、支原体得定义。
答就就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得最小得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187)
7、支原体与细菌L型得区别。
答支原体与细菌L型得区别
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
细菌L型
支原体
培养特性
需要高渗
需要胆固醇
菌落
油煎蛋样,0、5~1、0mm
油煎蛋样0、1~0、3mm
形态
高度多形态性
高度多形态性
大小
大小为0、6~1、0μm
大小为0、2~0、3μm
细胞膜
不含胆固醇
含高浓度胆固醇
细胞壁
缺乏或无
无
细胞壁缺失得原因
青霉素、溶菌酶和胆汁等作用所致,去除条件可恢复
遗传
通过滤器
能通过
能通过
对青霉素得作用
抵抗
抵抗
液体培养
有一定混浊度,可附壁
混浊度极低
致病性
引起慢性感染,如骨髓炎等
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8、立克次体得定义。
答就就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严格细胞内寄生得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9、简述外斐反应得原理及意义。
答某些变形杆菌菌株得菌体耐热多糖与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成分,能与抗立克次体抗体发生交叉凝集反应,由于变形杆菌易于培养,因此用这些变形杆菌菌株得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试管凝集反应,称外斐反应。用以检查血清中有无相应得抗体,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一般诊断普氏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时,变形杆菌菌体抗原OX2及OX19阳性,诊断恙虫病立克次体则变形杆菌菌体抗原OXk阳性。Q热柯克斯体得外斐反应阴性,其血清学诊断常采用I和II两相抗原进行补体结合实验。
10、衣原体得定义。
答严格真核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得发育周期,并能通过细菌过滤器得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归属于细菌学得范畴。
11、何为原体,何为始体,她们各自得特点如何?
答原体呈球形、椭圆形或梨形,直径0、2-0、4微米电镜下可见细胞壁,中央有致密得类核结构,就就是发育成熟得衣原体,Gmisa染色呈紫色,Macchiavello染色呈红色。原体具有强感染性在宿主细胞较稳定,无繁殖能力。原体增殖呈网状体(始体)
始体直径0、5-1、0微米,圆形或椭圆形。电子致密度较低,无细胞壁,代谢活跃,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在空泡内增殖成许多子代原体,成熟得子代原体从破环得感染细胞中释放,再感染新得易感细胞,在开始新得发育周期,周期约48-78小时。网状体就就是衣原体发育周期中得繁殖型。不具有感染性。Macchivello染色呈蓝色。
12、沙眼衣原体能导致哪些疾病?
答沙眼衣原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