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pptx

发布:2025-05-05约5.3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01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02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03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理论提出的背景

(1)同类产品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各国在产品生产方面的差异,包括技术差异(比较优势理论模型)和资源禀赋和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H-O模型),按照这些理论,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即“行业间贸易”,但二战后,国家间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行业内贸易”大大增加,这种现象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贸易模式,因此是对传统贸易理论一个挑战。

表5-1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的ITT(%)工业化国家197019871999发展中国家197019871999美国55.161.081.1印度22.337.088.0日本32.828.062.3巴西19.145.578.8德国59.766.485.4墨西哥29.754.697.3法国78.183.897.7土耳其16.536.382.2英国64.380.091.9泰国5.230.294.8意大利61.063.386.0韩国19.442.273.3加拿大62.471.692.8阿根廷22.136.448.7西班牙41.267.486.7新加坡44.271.896.8平均56.865.385.5平均22.344.382.5数据来源:转自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P16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发达工业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资源禀赋论认为,国家间的资源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据此,国际贸易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资本丰裕国)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裕国)之间(即“南北贸易”),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国际贸易的确大部分是属于“南北贸易”,但是60年代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北北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率逐步上升,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部分。那么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在相似的资源禀赋国家(即同类国家)之间进行呢?这一现象显然是资源禀赋论所不能解释的。

表5-2工业化国家之间的

贸易量占其总贸易的份额(2000年)出口到工业化国家的比例从工业化国家进口的比例美国0.560.51英国0.810.76加拿大0.950.82日本0.510.39德国0.750.72意大利0.730.69法国0.770.80全部工业化国家0.700.70数据来源:根据IMF贸易方向统计季报(2002年3月)计算。

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占制成品贸易总额比重国家19882000美国63.568.5英国70.173.7德国67.172.0日本37.647.6墨西哥62.573.4韩国41.457.5匈牙利54.972.1波兰56.462.6

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当代世界贸易的发展中,有许多产品曾经由少数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然而,战后这些产业的领先地位不断发生变化,一些原来进口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而最初的出口的发达国家反而需要进口。为什么在资源禀赋的模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而某些制成品的比较优势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呢?这一问题也是在传统贸易理论的框架内难以找到答案的。

图5-3日美韩三国轿车产量相对比重趋势图数据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P16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第一节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含义01表现形式02产生原因03一、规模经济

(一)含义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Q成本LAC0图企业的长期成本曲线

01内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单个厂商的规模扩大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即内部规模经济出现在企业内部,它与整个产业的规模无关。02外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整个产业的规模扩大,各个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的现象。外部规模经济取决于整个产业的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二)规模经济的表现形式

规模报酬变化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规模报酬变化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令生产函数Q=f(L,K)如果f(λL,λK)λf(L,K),规模报酬递增如果f(λL,λK)λf(L,K),规模报酬递减如果f(λL,λK)=λf(L,K),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

STEP1STEP2STEP3STEP4专业化分工、协作;技术因素:譬如先进高效设备的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学习效应(learningef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