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大田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docx
2024年福建省大田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1.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A.物质代谢
B.新陈代谢
C.适应性
D.应激性
答案:B。新陈代谢是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物质代谢只是新陈代谢的一部分;适应性是机体对环境变化产生的一种适应能力;应激性是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
2.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白细胞的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血小板
D.单核细胞
答案:C。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血小板是血液中参与止血和凝血的成分,不属于白细胞。
3.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
A.窦房结
B.房室结
C.浦肯野纤维
D.希氏束
答案:A。窦房结是心脏正常的起搏点,它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兴奋,并将冲动传导至整个心脏,引起心脏的节律性收缩。房室结、浦肯野纤维和希氏束主要是传导兴奋的结构。
4.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负反馈调节
答案:D。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负反馈调节在维持机体稳态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生理活动保持相对稳定。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是机体的调节方式,但不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的特定表述。
5.药物的首过消除可能发生于()
A.口服给药后
B.吸入给药后
C.舌下给药后
D.静脉注射后
答案:A。首过消除是指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口服给药后药物经胃肠道吸收,会经过肝脏,可能发生首过消除。吸入给药、舌下给药可避免首过消除,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存在首过消除。
6.治疗重症肌无力应首选()
A.毛果芸香碱
B.阿托品
C.新斯的明
D.肾上腺素
答案:C。新斯的明是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能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增多,从而兴奋骨骼肌,可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毛果芸香碱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阿托品是抗胆碱药;肾上腺素主要用于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等的急救。
7.青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肝毒性
B.肾毒性
C.过敏反应
D.耳毒性
答案:C。青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赫氏反应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过敏反应,可表现为皮疹、瘙痒、过敏性休克等。青霉素一般无明显的肝毒性、肾毒性和耳毒性。
8.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肺炎支原体
D.流感嗜血杆菌
答案:B。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变起始于肺泡,并迅速扩展至整个肺段或肺叶。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小叶性肺炎等;肺炎支原体可引起支原体肺炎;流感嗜血杆菌可引起多种呼吸道感染,但不是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
9.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A.胃底
B.胃体
C.胃大弯
D.胃小弯
答案:D。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侧,尤其在胃角处。胃底、胃体和胃大弯不是胃溃疡的好发部位。
10.下列属于癌前病变的是()
A.乳腺纤维腺瘤
B.十二指肠溃疡
C.外阴黏膜白斑上皮增生
D.子宫平滑肌瘤
答案:C。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潜在癌变可能性的良性病变,若长期存在可能转变为癌。外阴黏膜白斑上皮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有可能发展为外阴癌。乳腺纤维腺瘤、子宫平滑肌瘤一般为良性肿瘤,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会直接发展为癌。
11.临床上最常见的脱水类型是()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答案:C。等渗性脱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脱水类型,常见于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导致的体液急性丢失。高渗性脱水常见于饮水不足或失水过多;低渗性脱水常见于体液丢失后只补充水分而未补充电解质;水中毒是指水摄入过多或排水减少导致的水潴留。
12.呼吸衰竭通常是指()
A.内呼吸功能障碍
B.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C.血液携带、运输氧障碍
D.二氧化碳排出功能障碍
答案:B。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即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内呼吸功能障碍、血液携带运输氧障碍和二氧化碳排出功能障碍都只是呼吸衰竭的部分表现。
13.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心律失常
B.低血压和休克
C.疼痛
D.呼吸困难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