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03月安徽安庆高新区新任教师招考聘用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发布:2025-05-03约2.62万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年03月安徽安庆高新区新任教师招考聘用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

第1卷

?

?

一.选择题(共100题)

?

1.张三是某个部门的一位领导,其技术技能、人事技能和观念技能的比例为27:42:31,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理论,张三应该是一位(?)。

A.低层领导

B.中层领导

C.高层领导

D.以上皆有可能

?

?

?

2.“赵饯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许多华人都对这四字谣感到______,即使一个______的人也听说过百家姓。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陌生?才高八斗

B.熟稔?学富五车

C.亲切?胸无点墨

D.熟悉?目不识丁

?

?

?

3.虽然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钙,但同时含有大量的浆草酸,浆草酸会有力地阻止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一个人要想摄入足够的钙,就必须用其他含钙丰富的食物来取代菠菜,至少和菠菜一起食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题干的论证???

A.大米中不含钙,但含有中和浆草酸并改变其性能的碱性物质

B.奶制品中的钙含量要高于菠菜,许多经常食用菠菜的人也同时食用奶制品

C.在烹饪的过程中,菠菜中受到破坏的浆草酸要略多于钙

D.在人的日常饮食中,除了菠菜以外,事实上大量的蔬菜都含有钙

?

?

?

4.下列成语中的化学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口雌黄”中的“雌黄”是三硫化二砷,古人用“雌黄”加水的混合物涂改文字

B.“饮鸩止渴”中的“鸩”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是三氧化二砷的俗称

C.“甘之如饴”中的“饴”是葡萄糖,通过风干的麦芽或谷物发酵酿造

D.“水滴石穿”中的“水”含有二氧化碳,使“水”呈酸性,滴在主要由碳酸钙组成的岩石上,使碳酸钙溶解在水中

?

?

?

5.下列有关科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月亮对海水的吸引力比太阳大,引起地球上潮汐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月亮对海水的吸引力

B.世界著名的“死海”位于中亚,尽管“死海”的含盐量较高,但其中的营养物质也很丰富,“死海”中有大量的水生动植物

C.云和雾都是水蒸气达到饱和并凝结成细小的水滴而形成的,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D.“X射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外线更短的光,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1895年发现的

?

?

?

6.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

??A.

??B.

??C.

??D.

?

?

?

7.有幸在毕业典礼上致辞,既需______学生,也该______老师——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怎么办?“前浪”不该过早停下脚步,还得尽量往前赶。在这个意义上,这毕业典礼,既属于______的毕业生,也属于自强不息的指导老师。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鼓励?表扬?踌躇满志

B.奖励?表彰?指点江山

C.鞭策?告知?斗志昂扬

D.激励?警醒?朝气蓬勃

?

?

?

8.甲乙两种食品共100千克,现在甲食品降价20%,乙食品提价20%,调整后甲乙两种食品售价均为每千克9.6元,总值比原来减少140元,请问甲食品有多少千克?(?)

A.25千克

B.45千克

C.65千克

D.75千克

?

?

?

9.甲乙二人是交往多年的好友,一日,甲请乙在某酒店喝酒,两人微醉。下楼时,因一小事意见不合,甲推了乙一把,乙便从三楼摔至一楼,导致颅脑严重损伤,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身亡,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______

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属于意外事件

?

?

?

10.(1)发明雷达??(2)发现蝙蝠能在黑暗中攻击目标

??(3)发现蝙蝠的视力很差??(4)经过一系列的实验

??(5)发现蝙蝠靠超声波定位

A.1—3—5—4—2

B.2—5—4—3—1

C.2—3—4—5—1

D.2—4—1—3—5

?

?

?

11.100多年前,英国人威里璧只能依靠租用的马队完成漫漫的西藏探险历程。今天,当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和探险家______,驱车饱览雪域高原神秘文化和秀美风光的时候,______的公路交通网早已把最初探索者们留下的艰难足迹______在历史风尘中。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纷至沓来?纵横交错?湮没

B.接踵而至?车水马龙?埋没

C.络绎不绝?川流不息?消逝

D.摩肩接踵?井井有条?消失

?

?

?

12.导演:电影

??A.售货员:货物?B.作家:小说??C.农民:庄稼D.工人:机器

?

?

?

13.以典人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这样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下面诗句中没有涉及用典的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