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dx MaxVRay室内外效果图表现》第六章 现代风格别墅室外效果图设计.pptx

发布:2025-05-05约5.58千字共9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案例为现代简约风格的别墅室外效果图设计。照片级室外效果图要求(见图6-1)。

;一、步骤概述

在制作别墅效果图之前,先调整CAD平面图,删除墙体与室外水池以外的区域,方便后续导入到3dsMax,如图6-2所示。

;别墅效果图制作包含;二、效果图制作命令简表

表6-1是对本案例制作步骤的系统总结,分类的依据是每一步所用的命令,对命令的运用进行“总揽全局”式的介绍,旨在概括室内外效果图制作中常用命令的运用情况,帮助用户掌握命令的使用方法与搭配方式,合理选择、快速成型。;;一、前期设置

(一)系统单位设置

打开3dsMax2014,单击【自定义】→【单位设置】,在弹出的【单位设置】对话框中修改【显示单位比例】与【系统单位设置】,均调整为【毫米】即可(见图6-3)。

;(二)VRay渲染设置

按快捷键【F10】,弹出【渲染设置】对话框,单击【公用】→【指定渲染器】→【产品级】,在弹出的【选择渲染器】对话框中选择【V-RayAdv3.00.03】,如图6-4所示。

;单击【GI】(全局照明),在第一项【全局照明】中选择【启用全局照明】,打开全局照明,在【二次引擎】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灯光缓存】;在第二项【发光图】中将【当前预设】改为【非常低】,【细分】调整为“30”;在第三项【灯光缓存】中将【细分】改为“100”(见图6-5)。

;单击【V-Ray】→【图像采样器(抗锯齿)】,将【类型】调整为【固定】,【过滤器】调整为【区域】(见图6-6)。

;二、场景建模与场景材质编辑

(一)导入CAD

单击?(文件),选择【导入】,在弹出的文件选择对话框中选择处理好的CAD文件,单击【打开】或双击该文件,如图6-7所示。

;双击CAD文件后,在弹出的【AutoCADDWG/DXF导入选项】对话框中,选择【焊接附近顶点】选项,可将CAD中同一图层的线进行闭合,便于后续执行【挤出】命令(见图6-8),单击【确定】后即导入完毕。

;(二)创建地面

1.创建室内地面

执行【创建】→【图形】→【线】命令,开启2.5维捕捉,沿别墅的外墙线绘制室内地面图形,绘制形式如图6-9中的红色线所示。;2.编辑入户楼梯

选择地面模型,右击鼠标选择【转换为】→【转换???可编辑多边形】,在【修改】面板下的【可编辑多边形】堆栈中选择【多边形】层级,选择楼梯所在的面,当其变为红色,开启【切片平面】,对该面进行切片,使其均分为上下两级,切片的位置如图6-10所示。

;切片完成后,依然在“多边形”状态下选择图6-11所示的面,单击【挤出】右侧的设置按钮,设置挤出数量为“300.0mm”,挤出样式如图6-11所示。

;

;3.创建室外路面

单击【创建】→【图形】→【线】,开启2.5维捕捉,沿两个水池的边缘画线,创建水池轮廓。完成后再执行【创建】→【图形】→【矩形】命令创建一个尺寸较大的矩形作为场景的外围轮廓,创建完成样式如图6-13中的红色线所示。

;由于【挤出】命令要求被执行图形是一体图形,因此需要使用【附加】命令将上述3个图形合而为一。选择图6-14所示的蓝色图形,单击【修改】面板,在【几何体】卷展栏下单击【附加】,当光标变成附加光标时依次单击其他两个图形,执行附加。

;选择上一步的图形,单击【修改】→【修改器列表】→【挤出】,设置挤出【数量】为“-1200mm”,使用负数可以使图形向下挤出,形成水池的深度,效果如图6-15所示。

;这时模型完成但位置不对,选择对象,右击移动图标,在弹出的【移动变换输入】对话框中,输入【偏移:世界】的?Z?轴数值为“-1200mm”,最终完成效果如图6-16所示。

;(三)创建场景框架模型

1.挤出墙体

单击选择CAD墙体部分,执行【修改】→【修改器列表】→【挤出】命令,在弹出的挤出设置面板中,修改挤出【数量】为“2700.0mm”,最终样式如图6-17所示。

;选择挤出的墙体模型,右击移动图标,在弹出的【移动变换输入】对话框中设置【偏移:世界】的?Z?轴数值为“400mm”,完成后效果如图6-18所示。

;2.创建顶部

单击【创建】→【图形】→【线】,开启2.5维捕捉,在顶视图沿别墅的外墙体画线,画线的轮廓如图6-19顶视图中的红色线所示。

;3.设置门梁

使用【创建】→【几何体】→【长方体】工具,依据CAD图形中门的大小进行创建,长方体高度统一使用500mm,完成后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见图6-20)。

;4.组合一二层至合适位置

如图6-21所示

;单击移动图标并开启3维捕捉,按【Space】键锁定当前移动操作,将光标放在图6-22所示“捕捉起点”的位置后长按鼠标左键,执行移动,并拖动模型到图6-22所示“对齐终点”的位置,完成移动。

;5.补齐模型的缺失部分

完成后观察模型发现二层地面有一处缺失,且其形态为长方体(见图6-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