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指南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docx
PAGE
PAGE1
附件6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指南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
适用范围
本指南列出了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过程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和有关环境管理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集中焚烧处置单位和自建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单位(以下简称“焚烧处置单位”)的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可作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焚烧处置单位开展危险废物环境监管的参考。
本指南不适用于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单位和危险废物协同处置单位。
术语和定义
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焚烧
指危险废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燃烧等反应,实现无害化和减量化的过程。
预处理
指对危险废物进行中和、干燥、破碎、分选、混合、搅拌、浓缩、分离等处理(包含配伍和物化)的过程。
配伍
指焚烧处置单位对危险废物进行组合搭配,以使其热值、主要有害组分含量、可燃氯含量、重金属含量、可燃硫含量、水分和灰分等理化性质稳定、符合焚烧处置设施要求的过程。
危险废物产生环节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过程危险废物产生环节包括贮存、预处理、焚烧、烟气净化、废水处理、设备检修与维护与分析监测等,其主要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如表1所示。
贮存环节
废活性炭(HW49其他废物):危险废物贮存环节废气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主要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等。
预处理环节
废活性炭(HW49其他废物):危险废物预处理车间废气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主要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等。
废弃包装物(HW49其他废物):危险废物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包装物,主要含有苯系物和多环芳烃等。
焚烧环节
炉渣(HW18焚烧处置残渣):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底渣,主要含有重金属、二噁英等。
炉渣中的废金属(HW18焚烧处置残渣):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产生的炉渣分选过程中产生的废金属,主要含有有机物、二噁英等。
表1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危险废物信息
序号
废物名称
产生环节
废物代码
外观性状
特征污染物
产废系数
产生规律
主要利用处置方式
1
废活性炭
贮存
900-039-49
黑灰色固体
挥发性有机物
0~5.0kg/t
危险废物
间歇产生
自行利用处置
2
废活性炭
预处理
900-039-49
黑灰色固体
挥发性有机物
0~5.0kg/t
危险废物
间歇产生
自行利用处置
3
废弃包装物
预处理
900-041-49
固体
苯系物和多环芳烃
0~10.0kg/t
危险废物
间歇产生
自行利用处置/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利用处置
4
炉渣
焚烧
772-003-18
黑色固体
重金属、二噁英
50.0~250.0
kg/t危险废物
连续产生
自行利用处置/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利用处置
5
炉渣中的废金属
焚烧
772-003-18
黑色固体
有机物、二噁英
1.0~10.0
kg/t危险废物
间歇产生
自行利用处置/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利用处置
6
飞灰
烟气净化
772-003-18
灰黑色粉体
二噁英、重金属
50.0~80.0
kg/t危险废物
连续产生
自行利用处置/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利用处置
7
灰渣
烟气净化
772-003-18
固体
重金属、有机物
10.0~30.0
kg/t危险废物
连续产生
自行利用处置/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利用处置
8
废催化剂
烟气脱硝
772-007-50
固体
重金属
0~1.0kg/t
危险废物
间歇产生
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利用处置
9
污泥
废水处理
772-003-18
黑色半固态
重金属、有机物
10.0~20.0
kg/t危险废物
连续产生
自行利用处置/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利用处置
烟气净化环节
飞灰(HW18焚烧处置残渣):烟气净化环节布袋除尘器收尘过程中产生的飞灰,主要含有二噁英、重金属等。
灰渣(HW18焚烧处置残渣):烟气净化环节余热锅炉和急冷塔排灰过程中产生的灰渣,主要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
废催化剂(HW50废催化剂):烟气净化环节脱硝过程中产生的废催化剂,主要含有重金属。
废水处理环节
污泥(HW18焚烧处置残渣):冲洗废水、出渣机废水、脱酸后高盐废水、化验室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主要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
设备检修与维护
设备检修与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为废耐火材料、废保温材料、废金属、废滤袋、废矿物油、废弃的含油抹布和劳保用品等,属于间歇产生,可自行利用处置。
分析监测
分析监测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为实验室废物(HW49其他废物),自行利用处置或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利用处置。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要求
落实危险废物鉴别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