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标本正确采集规范及注意事项.docx
临床检验标本正确采集规范及注意事项
标本质量是保障正确检验结果的前提
一项检验结果的正确报告受到众多环节影响,这些环节可以根据检验过程分为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三个阶段。检验中和检验后的质量控制是检验人员工作中的重点,也是精益救精的追求所在。
然而检验前的标本质量同样重要,甚至更为关键。例如:患者的准备、标本采集时机、采集方法、转运、储存等都会直接影响分析前标本的质量而影响检验结果准确。
患者的一般准备
避免剧烈运动,采血前24h内不宜剧烈运动。采血前至少静息5分钟。
采血前不宜改变饮食习惯,24h内不宜饮酒。
需要空腹的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糖代谢;血脂;骨代谢标志物。空腹要求至少8小时,不宜超过16小时。空腹期间可少量饮水。
宜在输液3h后采血。对于输注脂肪乳剂的宜在下次输注前采血。紧急情况下必须在输液时采血的,应在对侧肢体采血,并告知检验科为输液时标本。
静脉采血方法
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
采血体位,门诊患者采用坐位,病房患者采用卧位。
多项采血管的采集顺序应为血培养瓶→枸橼酸钠抗凝采血管(蓝帽管、黑帽管)→血清采血管(黄帽管)→肝素抗凝管(绿帽管)→EDTA抗凝管(紫帽管)→葡萄糖酵解抑制管(灰帽管)。
血凝、血沉的检测所使用的抗凝管内抗凝剂与血液比例分别为1:9和1:4。务必准确抽取规定的量,并轻轻颠倒混匀5-10次。
成人首选手臂肘前区静脉,优先顺序为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当无法在肘前区静脉进行采血时,也可选择手背静脉。不宜选用手腕内侧静脉,穿刺疼痛感强且易损伤神经和肌腱。
血标本应防止溶血。预防发生溶血的注意事项:消毒后穿刺部位自然干燥;不可穿过血肿部位采血;确保注射器采血时针头牢固安装在注射器上防止出现泡沫;轻柔颠倒混匀标本。
采血时机
采血时间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包括(不限于):
血培养:寒战或发热初起时,抗生素应用之前采集最佳。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生理分泌有昼夜节律性,常规采血时间点为8:00、16:00和24:00。
女性性激素:生理周期的不同阶段有显著差异采血日期需遵循医嘱,采血前与患者核对生理周期。
药物浓度监测:具体采血时间需遵循医嘱,采血前与患者核对末次给药时间。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试验前3d正常饮食,试验日先空腹采血,随后将75g无水葡萄糖溶于300ml温水中,在5min内喝完。在第一口服糖时计时,并分别于1H和2H后采血。
血液疟原虫检查:一般最佳采血时间为寒颤发作时。
Part.
二、
1、血液标本
多项采血管的采集顺序应为血培养瓶→枸橼酸钠抗凝采血管(蓝帽管、黑帽管)→血清采血管(黄帽管)→肝素抗凝管(绿帽管)→EDTA抗凝管(紫帽管)→葡萄糖酵解抑制管(灰帽管)。
一、微生物需氧、厌氧血培养检测
1、采集时机:抗生素使用前、停药后一周、下次用抗生素前。
2、必须作为第一管采血,注意酒精擦拭消毒管口,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
3、疑为心内膜炎时,为提高阳性检出率,可酌情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多次采血或动脉采血进行培养;
二、凝血功能检测
1:9枸橼酸钠抗凝蓝帽管,采血必须完全定量
静脉采集抗凝血,使用枸橼酸钠抗凝管(蓝色帽管)采血2mL。
注意事项:
1、一般推荐空腹静脉采血血(餐后脂血影响检测结果,使因子Ⅶ活化,导致PT延长);
2、采血患者应保持平静状态30min以上(剧烈活动可使因子Ⅷ活化,APTT明显缩短);
3、准确采血至刻度线,不可过多或过少。采血量过多会使抗凝剂相对不足,残留的Ca2?会激活凝血过程,导致微凝集和凝血因子消耗,使凝血检测结果(如PT、APTT)假性延长;若采血量过少,相对过量的抗凝剂可能中和检测过程中添加的Ca2?,同样导致凝血时间假性延长,且稀释凝血因子浓度,影响结果准确性。
4、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有凝块,采血后尽快送检。
三、红细胞沉降率检验
1:4枸橼酸钠抗凝黑帽管,采血必须完全定量
我科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已更改采用魏氏法进行,需用枸橼酸钠抗凝(黑色帽长玻璃管)采血。
注意事项:
1、应准确采静脉血至2ml刻度,不应超过±2mm。
2、条码禁止贴在下缘,否则无法观察血液沉降变化。
3、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5~10次,不可用强力振荡,以免造成溶血。
4、玻璃管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破裂,采血后尽快送检。
四、临床化学检验
促凝剂黄帽管
注意事项:
1、一般生化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心肌酶谱等)留取促凝血(黄色帽),采血量一般为4~5ml。绿通病人采肝素抗凝血绿帽管。
2、血钾、血糖检测标本必须立即送检,2h内完成检测。
3、为避免饮食代谢影响指标结果的真实性,干扰临床诊断,则需空腹采血。不建议餐后采血,若实为餐后标本,在申请单上注明随机或餐后血糖。
五、临床免疫检验或化学发光检验
无添加剂红帽管
注意事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