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学第七章 创伤.pptx
学习目标1.掌握创伤的急救和现场救护方法。2.熟悉创伤的判断与评估、多发伤的含义及临床特点。3.了解创伤的分类及病理生理。
第一节概述三、创伤的分类(一)根据致伤原因分为刺伤、火器伤、挤压伤、挫伤、放射损伤及多种因素所致的复合伤。(二)根据伤后胸壁完整性是否损坏,伤口是否与外界相交通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损伤。如切割伤、砍伤、刺伤、火器伤等为开放伤;而撞击引发的肝破裂、脾破裂、支气管断裂、血胸等则为闭合性损伤。(三)根据损伤的解剖部位可分为颅脑伤、颌面部伤、胸部伤、背部伤、腹部伤、骨盆部伤等。(四)根据受伤组织与器官的多寡分为单发伤、多发伤。
第一节概述三、创伤的分类(五)根据伤后伤情的轻重及是否需要紧急救治分:1.轻度伤员意识清楚,仅有局部软组织挫伤,在现场无需特殊处理,手术可延至伤后12小时处理。如轻微的撕裂伤、扭伤等。2.中度主要是广泛软组织伤、四肢长骨骨折、局限性烧伤等,一般无生命危险。3.重度伤员生命体征平稳,需手术治疗,但有一定时间做术前准备及适当检查,争取在伤后12小时内手术者。如无呼吸衰竭的胸外伤、未发生休克的深部软组织伤等。4.危重伤伤情严重、有生命危险,需行紧急救命手术或治疗。如窒息、内脏大出血等。
第一节概述四、创伤的病理生理变化(一)局部反应(二)全身反应1.神经内分泌系统2.代谢3.感染3.免疫系统4.体温变化
第一节概述五、创伤判断与评估(一)院外评分1.院前指数参数级别分值参数级别分值50~1190正常0脉率(次/分钟)≥1203神志混乱或多动3<505不能理解的言语5?正常0>13.3kPa(100mmHg)0呼吸费力或浅3收缩压11.3~13.3kPa(85~100mmHg)1<10次/分钟或需插管510.0~11.3kPa(75~85mmHg)20~9.86kPa(0~75mmHg)5
第一节概述五、创伤判断与评估(一)院外评分2.创伤记分
第一节概述五、创伤判断与评估(二)院内评分1.AIS编码2.ISS评定法
第一节概述知识衔接创伤评分进展:创伤评分是创伤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受到我国创伤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于1987年成立了“创伤评分学组”,1992年在郑州召开了首届多发伤与创伤评分会议,此后创伤评分工作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广大医务人员在创伤救治工作中积极引进和推介国外已成型的创伤评分法,先后编译了AIS-85、AIS-90。同时根据我国创伤救治工作的特殊性,致力研究和积累临床资料,以科学的态度寻求符合我国实情的创伤评分标准。目前,国家卫生部《中国人创伤数据库》已由华西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牵头建立。现又获得美国机动车医学促进会(AAAM)出版的AIS-90的98最新修订本,使创伤评分研究工作迅速与国际接轨。
第一节概述知识衔接2005年10月,获国际损伤定级标准委员会(IISC)认可的《AIS2005(中译本)》即将正式出版,这将为创伤定级标准在我国的规范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进一步促进我国创伤评分工作开展,完善我国自己的创伤数据库和适合国情的计算机创伤评分系统及创伤评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