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六章 经营决策.ppt
第六章经营决策;第一节产品功能本钱决策;;二、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三、功能本钱决策步骤;第二节品种决策;二、品种决策的应用分析;〔一〕新产品品种决策;;计算表如下:;假设使用单位工时奉献毛益法:;〔二〕亏损产品的决策;1、生产能力不能转移时的决策;项目;解:〔奉献毛益分析法〕;解:;[例]:;2、生产能力可以转移时的决策;[解]:;〔三〕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1、零部件需用量确定时的决策
〔差量分析法〕;解:;[接上例]:;解:〔相关本钱分析〕;2、零部件需用量不确定时的决策
〔本钱无差异点法〕;[例]:;解:;3、零部件自制放弃出租收益时的决策;;〔四〕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1、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解:①差量分析法②奉献毛益分析法;2、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例]:;解:;〔五〕特殊订货应否接受的决策;1、生产能力允许范围内低于正常价格的追加订货;[例]:;〔1〕在10万-7万=3万〔只〕以内追加订货,
单价=200〔1-20%〕=160〔元〕150
所以,可以接受订货。;2、超过生产能力的追加订货;解:;3、冲击正常生产任务的追加订货。;解:;[例2]:;收益表;解:〔差量分析法〕;[例3]:上例假定该特殊订货不影响企业原有产品正常销售,现假定接受这项订货,将使企业正常销量减少10000件,此时企业应否接受这项订货?
;第三节产品组合优化决策;产品组合优化决策就是通过计算、分析进而作出各种产品应生产多少才能使得各个生产因素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并能获得最大利润的决策。
决策方法有:逐次测算法
图解法
单纯形法;逐次测算法是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和各种产品的情况及各项限制因素等数据资料,分别计算单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奉献毛益并加以比较,在此根底上,经过逐步测试,使各种产品到达最优组合。;仍用前例数据资料,设:
x为A产品产量,
y为B产品产量,
S为可获得的奉献毛益
那么:生产两种产品所用人工小时为5x+6y
生产两种产品所用设备工时为3x+5y
生产两种产品可获奉献毛益为42x+60y
根据约束条件可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如下:;约束条件:
5x+6y≤24000(L1)
3x+5y≤18000(L2)
x≤3000(L3)
y≤2000(L4)
x,y≥0
目标函数:S=42x+60y
用图解法求解以上线性规划模型,即在满足以上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求S(奉献毛益额)的最大值。
;单纯形法又称迭代法,是应用最广泛和最有效的线性规划方法,它可以解决约束条件较多而图解法又十分困难的线性规划问题。
在单纯形法的计算过程中,经过一次一次迭代,最终可以选择出最优方案。
;生产组织
的决策;最优生产批量的决策;生产准备本钱是指每批产品生产开始前因进行准备工作而发生的本钱,如调整机器、准备工卡模具、布置生产线、清理现场、领取原材料等而发生的工资费用、材料费用等。在正常情况下,每次变更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生产准备本钱根本上是相等的,因此,年准备本钱总额与生产批次成正比,与生产批量成反比。生产批次越多,年准备本钱就越高;反之,就越低。;;从上述生产准备本钱、储存本钱的特点可以看出:假设要降低年准备本钱,就应减少生产批次,但减少批次必然要增加批量,从而提高与批量成正比的年储存本钱;假设要降低年储存本钱,就应减少生产批量,但减少生产批量必然要增加批次,从而提高与批次成正比的年准备成本。因此,如何确定生产批量和生产批次,才能使年准备本钱与年储存本钱之和最低,就成为最优生产批量决策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种零配件分批生产
的经济批量决策;几种零部件轮换分批生产
的经济批量决策;生产工艺决策;一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