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

发布:2025-05-02约8.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检测试题

说明:本卷满分120分,要求书写端正、字体美观、卷面整洁。(测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9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中国古典诗词在传情达意方面首屈一指。有诗经《关雎》中以(1)“□□□□,□□□□”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情深刻表现出来;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不必作儿女之态的句子(2)“□□□□□,□□□□□”;有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钓鱼之事表明希望得到引荐心情的诗句是(3)“□□□□□,□□□□□”;有诗经《式微》中劳役者对统治者不满,天晚还在露水中劳作的句子“式微式微,胡不归?(4)□□□□,□□□□□?”;又有诗经《子衿》中女子城楼台上独自徘徊眼望的相思萦怀的句子(5)“□□□□,□□□□”。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4分)

(1)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chàngwǎng()。

(2)它zhènhàn()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3)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qīwǔ()我。

(4)当它jiáránérzhǐ()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恰当的是()(3分)

A.在这次战斗中,我军把地方的阵地炸个地动山摇,海枯石烂!

B.在晚上,灯光秀上演了,那璀璨的灯光、美妙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C.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开朗。

D.他突然大彻大悟,明白自己刚才的举动不太妥当。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将“造成”改成“导致”)

B.《榜样3》以“、”为主题,用先进典型模范,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和力量。(在“典型模范”后面加“的事迹”)

C.在阅读《长征》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历尽苦难依然高昂的革命热情,更能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感受到历尽苦难依然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互换位置)

D.如果能实现汽车智能识别交通信号灯,或许能提升城市的交通。(“提升”改为“改善”,“交通”的后面加上“状况”。)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请根据上面“图2:碳中和”,解释一下什么是“碳中和”,不超过80字。(2分)

(2)小龙的父母没有随手关灯的习惯,家里所有灯总是开着,小龙提醒父母要低碳环保,节约用电,小龙爸爸却笑着说:“我们小家小户开个灯不至于影响全人类!再说电费也不贵,没必要!”如果你是小龙,你会怎样应对?请你写下来,做到有礼且有说服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班级开展“联系《经典常谈》阅读古文经典”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5分)

任务一:请你完成文学常识抢答题。(2分)

(1)《》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

(2)《春秋》按年月日纪事,这叫作体。

任务二: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完成问题。(3分)

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让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3)上文中的“他们”指的是谁?《经典常谈》是面向青少年介绍中国古代典籍的书,但作者不愿“板起面孔说话”,本段文字充分体现了此书什么样的语言风格???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7-11题。(16分)

【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