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丽乡村人居林建设技术规程》 .docx

发布:2025-05-03约2.39万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B44/TXXXX-XXXX

DB

PAGEII

PAGE1

发布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XX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美丽乡村人居林建设技术规程Codeofpracticeforruralforest

发布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XXXX-XX-XX实施

XXXX-XX-XX发布

美丽乡村人居林建设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ruralforest

(送审稿)

(本稿完成时间:2025年2月24日)

DB44/TXXXX-XXXX

广东省地方标准

44

ICS65.020.40

CCSB64

DB44/TXXXX-XXXX

PAGE1

目次

TOC\o1-7\h\z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原则 1

5主要类型 2

6植物配置与空间营造 2

7栽植 6

8抚育管护 7

9档案管理 8

附录A(资料性) 9

附录B(资料性) 23

参考文献 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GD/TC14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钱万惠、赵庆、许东先、宋磊、张凌宇、章驰、罗皓、胡柔璇、陈星澄、胡熙滢。

PAGE1

美丽乡村人居林建设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美丽乡村人居林建设的基本原则、植物配置与空间营造、栽植、抚育管护和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乡村人居林的建设与管护。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GB/T32000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GB/T37072美丽乡村建设评价

GB/T44347乡村绿化技术规程

GB/T435176乡村美丽庭院建设指南

LY/T1557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LY/T2645乡村绿化技术规程

LY/T2970古树名木生长与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LY/T3073古树名木管护技术规程

LY/T3312国家森林乡村评价指标

DB44/T2287林业生态工程施工监理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乡村人居林ruralforest

在乡村居住区及周边一定范围内,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承载森林生态文化、发展乡村绿色经济所营造的以林木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群落。

基本原则

保护优先、突出生态

保护乡村原有自然植被、古树名木、珍稀物种等绿化成果,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建设或改造人居林,绿化美化人居环境,筑牢乡村生态安全屏障。

科学绿化、协调发展

与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等上位规划相衔接,统筹安排绿化用地、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力求规划布局合理、总体协调,统筹发展,促进乡村绿色发展。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考虑近远期绿化效果、四季景观及防护功能的需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科学搭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营造结构稳定、健康优质的植物群落,展现乡村特色风貌与地域森林景观。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

尊重群众意愿和风俗习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鼓励群众参与人居林建设的各个环节,激发爱绿植绿护绿、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实现乡村生态环境共谋共管、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主要类型

根据功能、位置、资源条件和村民需要意愿,划分乡村人居林的主要类型,主要划分为以下类型:

村口林:位于乡村出入口处,为美化出入口环境、保护乡村边界、提供休闲游憩场所、承载民俗文化所营造的林木,常有大乔木或古树分布。

水旁林:位于乡村内部或与乡村相邻的池塘、溪流、河流及湖畔等,为美化水岸环境、围合乡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展现岭南水乡特色所营造的林木。

村旁林:位于乡村民居后方,为维护乡村生态安全、改善环境,发挥蓄水保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林产品等功能所保留或营造的大面积林木或林带。

路旁林:位于通村公路、环村道路、内部街道等,为美化道路环境、滞尘降噪、净化空气、提供林荫所营造的林木。

公共绿地:位于乡村集中居住区及周边范围,利用空闲地、边角地、撂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