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的安全护理.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精神科安全护理的重要性;; 精神科常见护理安全事件;(2)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通常是指个体直接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躯体、精神或某一物体的攻击行为,给个体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性的影响,包括冲动伤人、毁物、辱骂、威胁等。; 精神科安全护理的内容;对重症患者护士要心中有数,加强病情观察,对有暴力、自伤、自杀、出走等行为的患者,新入院患者,意识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急性期的患者,拒绝治疗的患者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均应重点监护,将其限制在护士的视线范围内或在群体环境中活动,患者外出活动、检查、治疗应有专人陪同,必要时将其安置在重症室24 h监护,防止意外发生。;;(2)做好环境安全管理,定期检查设施设备,及时维修;办公室、治疗室、配膳室等场所应随时上锁。;;; 精神科保护性医疗措施的实施;;图3-1 保护带打结法;图3-3 保护衣 ;;;;;(3)护士每15 min巡视1次,每小时评估1次,每2 h帮助患者活动肢体1次。;(6)持续约束保护时间白天一般不超过4 h,夜间一般不超过12 h。
患者被连续约束48 h或隔离达72 h后,应当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执业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对是否需要继续采取约束或隔离措施做出评估。;;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关于保护性医疗措施的相关规定
第四十条 精神障碍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应当遵循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并在实施后告知患者的监护人。;禁止利用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惩罚精神障碍患者。
第四十七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在病历资料中如实记录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治疗措施、用药情况、实施约束、隔离措施等内容,并如实告知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第七十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或者责令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的处分;对有关医务人员,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给予或者责令给予开除的处分,并吊销有关医务人员的执业证书:(一)违反本法规定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