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

发布:2025-05-05约3.3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安全操作技术通用规范

二、塔吊安装技术指南

三、塔机拆卸技术规范

四、塔机搬运技术规程

在现代建筑施工、市政建筑工程以及设备安装工程领域,各类起重机械得到了广泛应用。安全技术与安全使用是起重机械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保障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为实现重大设备安全使用的目标,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一、安全操作技术通用规范

在开展重大设备的安装、拆卸以及搬运作业前,技术人员需与具备丰富实际施工经验的工人共同研究制定作业方案。同时,要向参与操作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要求操作人员在作业时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严格听从统一指挥。

作业前应充分关注施工环境,仔细检查作业范围内是否存在危险地段、架空电力线路或其他障碍物。若有必要,需设置禁区,并安排专人进行把守和看管。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及用具。

对于所有受力杆件、钢丝绳、起升动力以及锚固设施,均需对其受力强度进行校核,确保安全系数不低于3.0。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依据不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缆风绳为3.5;缆索起重机、承重机为3.75;手动起重设备为4.5;机动起重设备为5-6;用作吊索且无弯曲时为6-7;用作捆绑吊装时为8-10(当钢丝绳因磨损、断丝时,应按照相关标准折减其受力强度,直至达到报废标准)。

所有拖拉绳(缆风绳)需选用直径不小于φ12.5mm的钢丝绳,并设置专用地锚。严禁将拖拉绳栓在电杆、树木或脚手架上。地锚的设置必须根据受力大小,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埋设,且选位要合理适宜。拖拉绳与地面的夹角不宜大于45°,若受条件限制,应适当加深地锚的埋设深度,以增大垂直方向的压力。

起重用钢丝绳采用卡接方式时,卡子的方向应保持一致,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5-6倍。U形螺栓扣应扣在钢丝绳的尾端,压板需压在受力绳上。绳索(千斤绳)两头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且不得短于300mm。

当使用几根钢丝绳作为索具,或用一根钢丝绳卷成多个分支起吊重物时,必须确保每根或每个分支钢丝绳均匀受力。钢丝绳与地面的水平夹角不得小于45°。

若索具与重物存在尖锐棱角接触点,必须使用麻袋、胶皮、木板等材料进行补垫,并按照钢丝绳的变形角度相应降低其破断拉力(破断拉力的计算需遵循相关规定)。

对于就位或经过移位后的起重设备,在开始吊重前,必须进行慎重的试吊。具体操作是将重物吊起至距地面20-30cm时停车,仔细察看钢丝绳、支撑杆件、基础、地锚等设施是否出现变异或危险症状。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将重物放下,并采取相应的加固及其他措施。

当牵引绳和水平导向滑轮受力时,严禁在其内侧三角区域内站人或行走。

捆扎重物和挂钩的人员,需仔细检查吊钩、钢丝绳是否固定良好,确保吊物捆扎牢固。吊钩要找准重心,吊物应保持垂直,严禁斜吊或斜拉。当物体吊起后,禁止人员站在吊物之上,其下方也严禁有人停留。

在使用撬棍进行施工时,应选择大小适宜、便于操作的撬棍,一般选用直径φ25以上的圆钢。撬拨重物时,支点要选择坚固、不易滑动且坚硬规则的构件,以防打滑或破碎导致人员受伤。

在高处使用撬棍作业时,严禁在临边危险处进行操作,防止撬棍滑脱和人体重心失控,从而避免人员坠落事故的发生。同时,使用撬棍时不可随意加长或松手,以防滑倒或掉落伤人。多人同时作业时,必须有统一的指挥。

使用手拉葫芦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其额定起重范围进行操作,严禁超载使用。当气温在-10℃以下时,起重量应减半。操作时,拉动环链的速度不得过快,拉力要均匀,且拉链方向应始终与链轮的切线方向一致。

手拉葫芦垂直吊物时,拉动环链的操作人员应站在葫芦的侧下方。拉链人员的数量可根据吊物的轻重进行设置,但最多不得超过四人。在正常吊物过程中,若突然出现拉力增大的情况,应先查明原因,切勿盲目增加人力。

起重作业前,要认真检查吊钩、链条、齿轮是否完好,制动力矩是否有效。若传动齿轮出现裂纹、断齿,或齿厚磨损达30%以上,应予以报废;链条产生塑性变形或直径磨损10%时,也应报废。制动力矩可通过试吊的方法进行检验,确认可靠后方可进行正常作业。

二、塔吊安装技术指南

塔吊在安装架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有关规定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在架设前,应对架设机构(塔式起重机自身的机构)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安装过程中,风速除使用说明书中有特殊规定外,通常不应超过6米/秒。

在周围有建筑物的场所进行塔吊安装时,需注意起重机的尾部与建筑物及建筑物外围施工设施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米。

当作业区域存在架空输电线时,应避免起重机结构进入输电线的危险区域。塔机的任何部位与架空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建筑施工用电规范》的相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