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课件全套 陈桂友 1-课程简介--34 DMA模块.pptx
1/36
内容提纲
一课程特点
二背景机型的选择
三单片机的学习条件
2/36
内容提纲
一课程特点
二背景机型的选择
三单片机的学习条件
3/36
课程信息
1.先修课程
计算机技术基础(C语言)
数字逻辑与电路基础
4/36
2.选用教材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3版)。陈桂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课程某些图片和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图片或视频的原作者!5/36
课程特点
u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u软件和硬件相结合
u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
6/36
内容提纲
一课程特点
二背景机型的选择
三单片机的学习条件
7/36
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背景机型历史沿革
(1)Z80时代
1995年以前,多数高校采用Z80单板机进行“微机原理及接口技
术”课程的讲解。
8/36
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背景机型历史沿革
(2)8086时代
1995年开始在原山东工业大
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开始讲解8086
机型,1997年春季开始,原山东
工业大学自动化系所有专业统一
采用8086机型进行“微机原理及
接口技术”课程的讲解。
山东大学李正军教授等人发
表的教学改革论文
9/36
8086及相关接口芯片
10/36
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具有软硬件相结合的特点,然而8086
CPU及相关外围芯片已经几乎买不到了,硬件接口实验部分几乎无法正常
进行。很多学校的实验就是软件仿真模拟或者根本不开设实验课。理论与
实践教学时间比例失调。
硬件接口电路设计实验只靠软件模拟仿真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②考试方法重理论而轻实践能力。诸多学生反映,学习了基于8086的
微机原理课程后,感觉只学习了一堆概念、汇编语言指令和程序设计,根
本无法实践使用。11/36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背景机型历史沿革
(1)Intel8031
2006年以前,多数高校是在学习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
程后,开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采用Intel8031作为背景机型。
缺点:1)无程序存储器(需扩展)。
2)RAM很小。
3)需要专门的仿真器。
12/36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背景机型历史沿革
(2)Intel8051
特点:1)集成了4KBROM,但只能将单片机程序交由单片机厂家制作。
2)需要专门的仿真器。
13/36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背景机型历史沿革
(3)Intel8751
特点:1)集成4KBEPROM,需要专门的擦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