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一章绪论.pptx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与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与教师联系方式
与书中作者和中央电大联系方式
见书中P2
与安徽电大责任教师联系方式
E-
论坛:电大在线
留言簿:电大在线
课程资源:安徽电大在线
01
笔记:记书上没有的
02
网上学习:省电大多媒体教室
03
作业:书面和电子邮件俱可
04
课后疑问:在论坛里FAQ
05
考试:全国统一考试,省电大阅卷
06
实验:汇编语言部分的实验在省电大机房
上课、自修、考试要求
英语要较好
04
要有不怕烦的一股钻劲,
03
理解是最重要的,本课程记忆的部分也很多
02
单纯对语言课来说,这是所有语言课中最难的一门计算机语言课
01
对学生的要求
学习资源
书本资源
《编码的奥秘》英文名《CODE》机械工业出版社
CharlesPetzold著
《Microsoft’s80386/80486编程指南》
RossP.Nelson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沈美明温冬婵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80×86、奔腾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BarryB.Brey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1
《操作系统原理DOS篇》
2
张昆仓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PC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SOCHANORTON著学苑出版社
《宏汇编语言MASM6实用大全》
4
东阳生等著 科学出版社
学习资源
01
汇编语言站点
网站
03
黑客站点
02
破解站点
网站
04
网站
注意事项
网上资源
微软的MASM6.14-支持最新的奔腾III处理器
微软的DEBUG-最经典的汇编工具
微软的CodeView
其他
本书软件资源
汇编语言网站往往本身就是破解和黑客站点,提供了大量具有破坏性的病毒和木马。请大家注意网络道德。
01
汇编语言本身也具有较大的破坏性,请大家尽量不要在办公用机或公共机房练习。
02
以上上述站点大多是个人网站和地下站点,所以不可避免的带有大量非健康信息的链接,请大家注意。
03
注意事项
Q:这门课的地位?
01
Q:这门课的作用?
03
Q:学好这门课有什么作用?
05
A:专业基础课,软硬件的交汇点
02
A:从宏观上把握了计算机的脉络
04
A:高手必由之路,90%的病毒(除宏病毒外)都是用汇编写的。例如:CIH病毒
06
课前解疑
1-1 计算机发展与组成
1946-1958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磁鼓存储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编程。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机ENIAC。
1-1-1发展概况
1958-1964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磁芯作主存储器,磁盘作外存储器,开始使用高级语言编程。
1964-1971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使用半导体存储器,出现多终端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
1971-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出现微型计算机、单片微型计算机,外部设备多样化。
1981-第五代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和交流方式。
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运算速度5000次/秒,功耗150kw/h,占地170m2,造价100万美元。
要求:计算机工作原理的两个基础性概念
工作方式
信息表示
第一章 绪论
01
什么是计算机?
02
定义:一种存储事先已经编制好的程序并能连续而自动地取出这些程序来执行,只能对事先已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的快速工具。
1.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算术、逻辑运算(我们在小学就已学完 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01
信息的数字化(一架冰冷的机器所能听 懂的唯一语言)
01
存贮程序的工作方式(现代化的流水 线)
符合以上特征的即被称之为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
01
计算机定义的概略解释
约翰.冯.诺依曼(JohnVonNeumann)
━到目前为止,几乎生产的所有计算机都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这也是我们正在使用的诸如奔2奔3之类的微机的体系结构。(但是现在的计算机科学家认为只有打破冯·诺依曼体系,计算机的效率才能得到突破)
1
2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1)
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数据和指令。
采用存储程序工作方式,即:
事先编制程序。
实现存储程序。
自动、连续地执行程序。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2)
01
02
03
04
控制器(命令自己或外部设备作这作那)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运算器(进行简单四则运算逻辑运算)
05
输出设备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3)
由以下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存取数据的部件,常用半导体做成,存储器中存放二进制单元称为在座单元,每个存储单元有一个编号,称为地址,计算机是根据地址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