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优良食味泗稻301机插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发布:2025-05-01约3.9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JAASSXXXX—2025

1

优良食味泗稻301机插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泗稻301机插栽培技术标准,包括产量与品质指标、生产环境要求、种子质量规范、栽培技术要点及收获储存要求等生产档案。

本规程适用于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泗稻301机插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7891优质稻谷

GB/T30466粮食干燥系统安全操作规范GB/T42478农产品生产档案记载规范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1534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NY/T1922机插育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品质指标

米粒外观透明,整精米率70%~75%,垩白度1.0%~3.0%,胶稠度65mm~70mm,直链淀粉含量15.0%~17.0%,长宽比2.0。符合GB/T17891优质稻谷二级的规定,异品种率≤1%,黄粒米含量≤1%。

3.2

全生育期

150d~155d。

3.3

主要形态指标

株高95cm~100cm,茎秆长度(不包含穗)85cm~90cm。穗轻度下弯,穗长度15cm~20cm。

3.4

产量指标

620kg/667m2~660kg/667m2。

3.5

产量结构

每667m2有效穗21万~23万,每穗总粒数125粒~135粒,结实率≥90%,千粒重27g~29g。

4土壤条件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2%、远离污染的田块。土壤条件应符合GB15618规定。

T/JAASSXXXX—2025

2

5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的要求。

6栽培技术

6.1毯苗育秧

6.1.1浸种催芽

播种前晒种1d~2d,稻种选25%氰烯菌酯悬浮剂+6%杀螟丹水剂按照1:2000倍液浸种48h,或25%咪鲜胺乳油2000倍液浸种24h,预防恶苗病、干尖线虫等种传病害。在28℃~32℃保湿催芽至破胸露白。注意掌握稻谷自身温度上升后保持谷堆上下内外温度一致,必要时进行翻拌,使稻种间受热均匀,促进破胸整齐迅速。

6.1.2播种期

适宜5月20日~30日播种。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根据茬口确定播种期。移栽秧龄18d~20d。

6.1.3精准均播

利用水稻育秧流水线进行播种,使用育秧硬盘规格:长60cm、宽30cm、高3.2cm,软盘规格:长58cm、宽28cm、高2.5cm,软盘置于硬盘内,盘底部均匀铺洒2.0cm~2.5cm营养土,每只秧盘播种110g~120g。

6.1.4育秧管理

塑盘育秧按NY/T1922的规定执行、工厂化育秧按NY/T1534的规定执行。6.2精耕细整

对秸秆还田田块,前茬收获时秸秆切碎均匀抛洒,采用旱耕水整、水耕水整等方法,使草泥充分混合。耕翻深度10cm~20cm,整细整平田面,高差不超过3cm、水深不超过2cm,田面整洁,无杂草。插秧前需沉实田面泥浆,以保证插实插稳,深度可控。土壤类型为沙土沉1d、壤土沉2d、粘土沉3d。

6.3插秧

6.3.1壮秧标准

秧龄20d左右,苗高不超过20cm,茎基粗扁,叶挺色绿、根多色白,植株矮壮、无病虫害。秧苗群体质量均衡,密度均匀,根系盘结牢固,根带土厚度2cm~2.5cm,厚薄一致,提起不散。

6.3.2合理密度

机械插秧行株距配置为25cm×14cm或30cm×11cm,每667m2插穴数达1.8万穴~2.0万穴。每667m2基本苗数量6.5万~8万苗。机插时应薄水浅插栽,插深度2cm~3cm,一般以入泥1.5cm~2cm,不漂不倒为宜。栽插后应及时检查,有漏苗部分应及时人工补苗。

6,4水分管理

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浅水活棵,栽后建立3cm~4cm水层;活棵后浅水勤灌,灌浅水2cm~3cm,使其自然露干,田面夜间无深水,次日上新水,即白天上水,夜间露田湿润的水浆管理,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分舆早生快发。正常情况下当分蘖达到预计穗数85%时,排水晒田,反复多次由轻到重搁至田中不陷脚,叶色落黄褪淡即可。对于不能按时复水的田块,分孽达到预计穗数1倍~1.2倍时晒田。孕穗期到抽穗后15d建立浅水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