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押题预测 化学(北京卷03)(全解全析).docx
PAGE/NUMPAGES
2025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高三化学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张青莲教授精确测得铟(,原子序数为49)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该值被采用为国际标准数据。下列铟元素的一种核素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铟原子的质子数为49,质量数可能为113、114、115,核素的符号可能为、、,故选A。
2.某细菌分解土壤中硝酸盐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为 B.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C.中O的孤电子对数为2 D.中S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答案】C
【解析】
A.硫化钾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A错误;
B.硝酸根的孤电子对数为:,且不含孤电子对,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B错误;
C.中的孤电子对数为:,C正确;
D.硫酸根的孤电子对数为:,的轨道杂化类型为,D错误;
故选C。
3.硝酸乙基铵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常温离子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 B.第一电离能:
C.稳定性: D.熔点:
【答案】A
【解析】A.在甲烷中,碳呈负价,所以电负性:,故A正确;
B.氮原子外围电子排布是2s22p3,而氧原子外围电子排布是2s22p4,氮原子的p轨道为半满结构,则第一电离,故B错误;
C.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和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有关,非金属性,则稳定性,故C错误;
D.硝酸乙基铵是常温离子液体,而常温是固体,则熔点,故D错误;
答案A。
4.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将转化为
B.工业制硝酸过程中的物质转化:
C.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
D.实验室探究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态产物:(稀)
【答案】D
【解析】A.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将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故A错误;
B.工业制硝酸过程中的物质转化是氮气转化为氨气,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故B错误;
C.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故C错误;
D.实验室探究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态产物,铜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NO遇空气转化为NO2,故D正确;
选D。
5.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含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
向95%的乙醇溶液中加入足量Na,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
Na能与乙醇发生置换反应
C
向2mLFeSO4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Fe2+能发生水解
D
向电石中滴加饱和食盐水,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乙炔具有还原性
【答案】A
【解析】A.溶液中存在碳酸根水解:,使其溶液呈碱性,含酚酞的溶液呈红色,向其中加入少量固体,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碱性减弱导致颜色变浅,所以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可以探究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符合题意;
B.95%的乙醇溶液中含有水,Na也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则通过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不能说明Na能与乙醇发生置换反应,B不符合题意;
C.FeSO4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其溶液呈酸性,但酚酞遇酸不变色,所以向2mLFeSO4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不能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探究Fe2+能发生水解,C不符合题意;
D.电石中含有硫化钙等杂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除了会生成乙炔之外还会生成硫化氢,因硫化氢也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不能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我国宋代《开宝本草》记载了中药材“铁华粉”的制法,铁华粉的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单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X为
B.气体Y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
C.由转化关系可知结合的能力强于
D.蓝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答案】C
【分析】铁华粉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为醋酸蒸气;铁华粉中含有铁单质,加入稀硫酸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Y为,滤液中加入铁氰化钾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有滤液中有亚铁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