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勐腊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含解析.doc
云南省勐腊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之一,()。1946年,程开甲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求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M·玻恩。四年后,他婉拒了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了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了的中国,开启了报效祖国的漫长征程。1960年,为了国家需要,程开甲奔赴罗布泊,在条件艰苦的西北大漠开启了中国核武器研究,自此程开甲在学术界20多年。20年中,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包括核试验场地选址、工程施工、场区内外安全以及方案制定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程开甲带领团队研制的1700多台(套)仪器全部拿到测试数据。有关资料记载,法国第一次核试验没拿到任何数据,美国、英国、苏联第一次核试验只拿到很少一部分数据,而中国首次核试验中97%的测试仪器记录数据完整、准确。这其中,程开甲。程开甲院士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斯人已逝,但其爱国奉献的精神依然会感召后辈。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程开甲一生与核试验分不开,他也因此被人称为中国“核司令”
B.程开甲一生与核试验分不开,人们因此称他为中国“核司令”
C.程开甲的一生与核试验分不开,因此人们称他为中国“核司令”
D.程开甲的一生与核试验分不开,因此他也被人称为中国“核司令”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清二白义无反顾隐姓埋名功德无量
B.一穷二白义不容辞隐名埋名功不可没
C.一清二白义不容辞销声匿迹功德无量
D.一穷二白义无反顾销声匿迹功不可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带领团队解决了核试验场地选址、工程施工、场区内外安全以及方案制定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
B.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包括核试验场地选址、工程施工、场区内外安全以及方案制定等在内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
C.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包括核试验场地选址、方案制定、场区内外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等在内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
D.他带领团队解决了一系列核试验场地选址、方案制定、场区内外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难题
2、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B.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鴦在两下里。
C.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曾侯乙编钟巍峨的“曲悬”架势与配套的曾候乙编馨,完整、明确地呈现了周代诸侯的“轩悬”制度,并与其他青铜礼器一起交织出一幅近于现实的礼乐场景。
B.由于社会治理转型一度缺乏整体性的制度设计,没有像经济转型那样有相对明确的目标、路径和体制,往往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下被动前行甚至徘徊不前。
C.平等共容作为社会工作的目标价值,既体现在社会工作的精神层面,也体现在物质层面,是平等共享国家发展成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
D.古人利用物体投影随太阳移动而旋转的原理来测定并划分时刻,发明了日晷,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计时工具,是我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
4、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试阐述作者设计这幅漫画的用意。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四犯令
侯宾
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拚①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荼蘼②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
(注)①“拚”同“拼”。②荼蘼:花期最迟、暮春才开的一种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破轻云天淡注”句,作者用写意手法疏笔勾勒出临别之夜的朦胧、恬淡又凄清的景象。
B.“莫听《阳关》牵离绪”,紧承“夜悄花无语”,点出“无语”的原因,原来是分别在即,离情别绪牵人愁肠。
C.“拚酩酊花深处”句透露出离人内心无法慰藉的痛苦和无可告语的悲哀,与柳永词“都门帐饮无绪”意境相似,具有同等震撼效果。
D.下阙抒发的惆怅和叹惋,与上阙的不忍分别相呼应,细腻地刻画出离人分别前的情绪和微妙的心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