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入门法11中.pptx
开发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目标语文研讨活动主办:武汉市教科院语文科、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武汉市名师刘文松工作室总策划:杨金水(教科院语文科主任、省特级)陈顺平(十一中校长)祝文艳(十一中书记)刘文松(省市名师、省特级)具体组织:十一中2011届高三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刘文松、姜冬霞、汪新建、孙纪觉、雷爱美、王磊、赵纬)刘文松工作室成员(宿玉章、黄明华、黄群芳、程临溪、汪荣辉、黄旭梦)会议主持人:王磊(十一中高级教师)
如何快速把握诗歌的情感开发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目标主题呈现课武汉十一中姜冬霞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
显性:诗歌的情感比较明显,并不需要我们大费脑筋去揣摩,而是直接从字面上就可以把握它的情感倾向1隐性:诗歌的情感含蓄隐晦,不着一情字,需要我们去揣摩分析,才能领悟作者融入其中的感情。2情感
01白居易《南浦别》骆宾王《在狱咏蝉》杜甫《春夜喜雨》02送别诗、依依惜别03托物言志、赞美高洁04即事抒怀、无限喜悦标题显情感
注: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02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01注解点情感
作者推情感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南宋豪放派词人,一生矢志报国,收复中原,但始终壮志难酬,忧愤而卒。词作多为此类反映。辛弃疾清平乐
望江南李煜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01南唐后主,被宋灭国后,成为阶下囚。其词多抒发对往事的无限留念和亡国之痛。02作者推情感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01仕途失意02羁旅漂泊的愁思03情语明情感04倍加凄凉05
01愁、悲、恨、孤02客、别、思、乡
情语01明情感02作者03推情感04注解05点情感06标题显情感07情感显性
01秋夜02朱淑贞03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04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05孤寂06悲凉07思08念意象寓情感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01杜甫02绝句漫兴(其三)03闲适恬淡生活的喜爱04景物融情感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01羊公碑,在今湖北襄阳南的岘首山上。据史书记载:羊祜镇荆襄时,很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为他建碑立庙,看了碑文的人莫不为他的政绩而感动流泪,因此人们称此碑为堕泪碑。02典故含情感03
意象寓情感景物融情感典故含情感情感隐性
情感标题注解情语作者景物典故意象
综合运用临江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梦枕,轻浪五更风。
忧国忧民的情怀建功立业的渴望怀才不遇的苦闷壮志难酬的愤慨昔盛今衰的感慨恬淡闲适的喜爱仕途失意的无奈思亲思乡的情感依依惜别的离情孤寂悲凉的心境羁旅漂泊的愁思田园生活的向往古代诗词常见情感
当你推开了艺术的第一扇门时,第二扇门也向你敞开了。——诗品家司空图
谢谢
开发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目标武汉十一中刘文松特级主题报告
开发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目标(提纲)武汉十一中学刘文松一、教师自主开发整合教学资源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意义1、改变快餐文化盛行致使学生文化底蕴贫瘠的现状2、改变教学资源欠优的现状3、改变效率不高的现状4、改变教学个性缺失的现状5、改变新教材老做法的现状二、古代诗词教学资源开发整合的途径方法(一)宏观1、两大层面:读懂、会答古诗词教学的两大难题:学生读不懂或误读而失分,读得懂却不会编拟答案而丢分。2、两个实际:高考、学生前一个实际是解决方向性问题,后一个实际是解决有效的问题。(二)微观用若干条线编制知识网络和能力网络,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
与会者互动
“活动”解读教科院语文科杨金水主任、省特级
鸣谢真诚感谢与会的领导、专家和同仁以及新闻界的朋友!真诚感谢学校校级领导和各处室以及高三年级组的领导!真诚感谢学校其他处室的工作人员!
明确考纲抓住考情关注学情初步鉴赏作品形象、语言、技巧,简要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