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复试.pdf

发布:2025-05-01约1.66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综合养殖: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在生产上以鱼为主,渔、农、牧业

三业配套;在经营上,贸、工、渔三业联营,成为以渔为主、综合经

营的副食品供应基地,是我国城市人民“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

分。

2.生态养殖: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

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经行增养殖,投放无公

害饲料,不施肥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3.热阻力:白天池塘上层水接受太阳热能,水温提高,由于水的

透热性和传热性小,下层水不易升高,其密度比上层大。因此在白天

水温高、密度小的水浮在上层,水温低、密度大的水沉在下层,这种

水的密度分布不均匀性形成了水的热阻力。所谓热阻力就是较冷的下

层水被较热的上层水替换所作的功。

4.密度流:夜间气温下降,当气温低于表层水温时,表层水温随着

下降,水的密度增大,即开始下沉,而温度相对较高密度较小的水上

浮,就开始对流。其范围由上层逐渐向下层扩展,打破了原来上下水

层密度分布的稳定状态,最后使整个池水的密度和水温趋于一致。这

种因气温变化使上下水层产生密度差而引起的对流称为密度流。

5.氧盈:夏秋季节,晴天下午精养鱼池上层溶氧往往超过饱和度。

为研究这部分氧气的变化规律以便合理利用,将溶氧超过饱和度

100%以上的值称为氧盈。

6.氧债:有机物还原产生的中间产物和无机还原物分解成简单的无

机盐或转化为氧化物,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但此时下层水和塘泥恰

恰严重缺氧。为研究这部分物质的耗氧变化规律以便降低这些耗氧量

对水质的影响,将上述耗氧定名为氧债。

7.生物修复:自然界存在大量以有机物为食物的微生物。它们具有

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的巨大能力。养殖用水和养殖废水的生物

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的这种能力来处理水中的有机物。

8.生长成熟:指初级卵母细胞经大生长期结束后,其体积不再增大,

卵核发生成熟变化。

9.生理成熟:初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成熟分裂放出第一极体,紧

接着成熟卵母细胞又开始进行第二次成熟分裂,并停留在分裂中期,

等待受精,此过程称为生理成熟。

10.排卵、产卵:在生理成熟阶段,卵细胞的滤泡破裂,从固着状态

的初级卵母细胞向流动的成熟卵母细胞过渡,即成熟卵母细胞从滤泡

中解脱出来,称为游离的成熟卵子,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排卵。并在适

宜的生态条件下,进一步从卵巢腔内向体外产出,此过程称为产卵。

11.效应时间:亲鱼注射催情剂之后到开始发情产卵所需要的时间。

12.夏秋冬春花:鱼苗经18-22天培养,养成3cm左右的稚鱼,此时

正值夏季,称为夏花;夏花再经3-5个月的饲养,养成8-20cm长的

鱼种,此时正值冬季,称为冬花;北方鱼种秋季出塘称秋花;经越冬

后称春花。

13.过池鱼种(老口鱼种):在江浙一带将1龄鱼种通称为仔口鱼种;

对青鱼、草鱼的仔口鱼种应再养一年,养成2龄鱼种,然后到第三年

再养成成鱼上市。这种鱼种称为过池鱼种。

14.整塘:所谓整塘就是将池水排干,清除过多淤泥;将塘底推平,

并将塘泥敷贴在池壁上,使其平滑贴实;填好漏洞和裂缝,清除池底

和池边杂草;将多余的塘泥清上池堤,为青饲料的种植提供肥料。15.

清塘:所谓清塘,就是在池塘内施用药物杀灭影响鱼苗生存、生长的

各种生物,以保障鱼苗不受敌害、病害的侵袭。

16.养殖周期:指饲养鱼类从鱼苗养成食用鱼所需要的时间

。17.混养:根据鱼类的生物学特点,充分运用它们相互有利的一

面,尽可能地限制和缩小它们有矛盾的一面,让不同种类和同种异龄

鱼类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一起生活和生长,从而发挥“水、种、饵”

的生产潜力。

18.套养:在养成池中同时放养一定数量同种或不同种苗种的养殖

方式。是解决成鱼高产和大规格鱼种供应不足矛盾的一种较好的方

法。

19.轮捕轮放:就是分期捕鱼和适当补放鱼种,即在密养的水体中,

根据鱼类生长情况,到一定时间捕出一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在

适度补放鱼种。以提高池塘经济效应和单位面积鱼产量。

20.鲢鱼标准:如果拦鱼设备能够拦得住鲢,则同一规格的其他鱼

种也能够被拦住。拦鱼设备的栅距和网目大小也就依相应规格的鲢鱼

种的体型参数为标准来确定。

21.团头魴标准:团头魴的体型特点是体高而侧扁,在与鲢、鳙等

混养时,如以鲢为标准来设计拦鱼设施,则可能有逃鱼之虞。团头魴

的头宽始终小于长度相同的鲢,故应以团头魴的头宽来设定拦栅的拦

距。

22.穿拦系数:如在该处有拦鱼设备,鱼种可不顾承受挤压受伤之痛

苦,穿网越栅外逃。即鱼种能够穿越较自身头宽为小的栅距或较自身

的最大周长为小的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