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急性肺血栓栓塞的诊断与护理.pptx

发布:2025-05-02约5.42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性肺血栓栓塞诊断与护理全面探讨致命性血管疾病的医疗管理。多学科综合救治策略助力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是我们的核心目标。作者:

疾病概述肺血栓栓塞是一种严重血管疾病。每10万人中有10-30例患病。死亡率高达30%。长期卧床和术后患者是主要高危人群。

病理生理学机制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成分异常导致凝血功能增强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壁受损促进血栓形成血流缓慢循环减慢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血栓形成受多因素影响。静脉血栓经循环系统到达肺部。肺血管阻塞导致肺循环障碍和气体交换受损。

发病风险因素长期卧床静脉回流减慢,血液淤滞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激活凝血系统,促进血栓形成恶性肿瘤肿瘤细胞释放促凝物质,增加血栓形成几率高龄(40岁)血管弹性下降,血流动力学改变肥胖也是重要危险因素。体重指数越高,发病风险越大。多种因素共存时风险显著增加。

临床症状分类致命性症状休克、心脏骤停严重症状低血压、明显低氧中度症状胸痛、呼吸急促轻微症状轻度气促、咳嗽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各异。症状严重性与栓子大小和患者基础状况相关。约15%患者可发展为致命性症状。

典型临床表现呼吸系统呼吸急促胸痛咯血循环系统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颈静脉怒张全身症状发热出汗意识改变患者常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胸痛多为胸膜样疼痛。低氧血症是最常见的实验室异常。

诊断流程临床症状评估详细询问病史,评估症状特点2体格检查心肺听诊,下肢检查,生命体征监测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血气分析,心肌标志物影像学检查CT肺动脉造影,肺灌注扫描,超声诊断应遵循规范流程。临床预测评分是初筛重要工具。高度怀疑时应立即开始诊断流程。

实验室检查项目D-二聚体血栓形成与降解的标志物,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阴性结果有助于排除诊断。血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是典型表现。凝血功能评估凝血系统状态,检测潜在的高凝状态。指导抗凝治疗方案选择。心肌酶谱检测心肌损伤程度。肺栓塞可导致右心负荷增加引起心肌酶升高。实验室检查应与临床表现结合。D-二聚体是首选筛查工具。多指标联合评估提高诊断准确性。

影像学诊断方法CT肺动脉造影金标准,直接显示血管内栓子,准确率高肺通气/灌注扫描显示肺部血流灌注缺损,对肾功能不全患者有优势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功能,间接提示肺栓塞可能CT肺动脉造影是首选检查方法。灌注扫描对造影剂过敏患者有价值。超声可床边快速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风险分层评估危急风险休克或持续低血压高风险右心功能障碍,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中等风险右心功能或心肌标志物异常之一低风险右心功能正常,无心肌损伤风险分层对治疗方案选择至关重要。高危患者应考虑溶栓治疗。低危患者可考虑门诊治疗。

鉴别诊断疾病主要特点鉴别要点急性冠脉综合征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心电图ST段改变,心肌酶谱特异性升高肺炎发热,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痰培养阳性气胸突发胸痛,呼吸困难胸片见肺萎陷,叩诊鼓音主动脉夹层剧烈撕裂样胸背痛CT血管造影见内膜撕裂肺栓塞症状可模仿多种疾病。准确鉴别诊断依赖综合评估。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多种检查手段明确诊断。

治疗总体原则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扩大和新血栓形成溶栓治疗溶解已形成血栓,改善血流支持性治疗维持重要器官功能,缓解症状预防再发长期抗凝,控制危险因素治疗应根据风险分层制定个体化方案。抗凝是基础治疗。溶栓适用于高危患者。支持治疗贯穿全程。

抗凝治疗方案普通肝素起效快,半衰期短,可通过鱼精蛋白中和。适用于溶栓后或有出血风险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无需常规监测,使用方便。是大多数患者的首选药物。华法林口服抗凝药,需定期监测INR。长期抗凝的传统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也逐渐应用。抗凝强度应个体化调整。初始治疗应用肝素类药物,后续可转为口服药物。

溶栓治疗适应症高危肺栓塞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右心功能不全禁忌症活动性内出血近期手术或创伤颅内疾病妊娠常用药物阿替普酶尿激酶链激酶溶栓可快速改善血流动力学。治疗风险评估至关重要。出血是主要并发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是必要措施。

护理评估15-30呼吸频率每分钟次数90%氧饱和度目标维持水平60-100心率每分钟次数≥90收缩压毫米汞柱全面评估是制定护理计划的基础。定期评估生命体征变化趋势。意识状态是反映脑灌注的重要指标。

呼吸支持基础氧疗鼻导管或面罩给氧,目标维持氧饱和度≥90%。氧流量2-6L/min,根据患者反应调整。高流量氧疗对基础氧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高流量鼻导管。可提供高浓度氧气并减轻呼吸功。无创通气用于呼吸衰竭但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减轻呼吸肌负担,改善气体交换。有创通气严重呼吸衰竭或合并休克患者。保证氧合,减轻呼吸肌耗氧。呼吸支持应遵循阶梯治疗原则。体位护理可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呼吸训练有助于预防并发症。

循环支持心电监护连续监测心率、心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警戒范围设置应个体化。血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