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业操作规程.pdf
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业操作规程
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业操作规程(小纪汗煤矿)
1.严格遵守《测绘法》、《煤矿安规程》,根据《矿井水文地质
规程》试(行)中各项技术要求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汇总水文观
测资料。
2.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汇总、统计中弄虚作假。
3.水文地质观测应依据观测工程及有关规定,确定理测的内容、目
的及观测方法。
4.水文地质观测.匚必需备齐观测、记录用具。
5.观测结果必需按时记录在专用的记录本上,记录本应统一编号、
妥当保管。每次观测必需记录观测的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6.水文地质观测结果应按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地质资料真实
牢靠。
7.地面水文地质观测
(1)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包括水文气象及地面水文地质点的观测。
地面水文地质调查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
的要求。
2()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依据需要进行观测。
1
3()对地面气象观测的要求:
①凡距离气象台(站)较远的矿井,应在建立的气象观测站内进行
观测。距离气象台(站)较近的矿井,应在建立的雨量观测站内进行观
测。
②矿井气象观测工程,与气象调查内容相同。
4()地表水观测。观测工程与地表水调查内容相同。观测时间,
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依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5()地下水动态观测应在以下地段网点进行观测:
①对矿井生产建设有影响的含水层。
②影响矿井充水的地下水集中迳流带构(造破裂带)。
③可能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④矿井先期开采的地段。
⑤在开采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发生改变的地段。
⑥人为因素可能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地段。
⑦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或具有突水威逼的地段。
⑧疏干边界或隔水边处。
6()观测点的布置,应尽量利用现有的钻孔、井、泉。
7()观测内容主要是水位、水温和水质,对泉水还应观测流量。
2
8()观测点应统一编号,设置固定观测标志,测定坐标和标高。
观测点标高每年复测一次,如有变动,应随时补测。
9()观测降水量常用的仪器为直径20厘米的雨量器,或与雨量
器口径相匹配的雨量杯。雨量器、自计雨量计应保持清洁。耍常常去除
盛水器内的淤杂物,擦洗自计雨量计的虹吸管:需每口调整自计钟换
自计纸添加墨水观测仪器运转情况:冬季要按时去除储水器内的冰
霜,防止仪器冻裂。
观测要求:
①观测降雨量记至0.1毫米,缺乏0.05毫米时可不作记载。历时
记至分钟。
②每口降水量以早8时为每口分界,从本口8时至次口8时的降
水量为本日的降水量。
③观测降水量应采纳定时分段观测制。
④非雨季可只分一段,每日8时观测。但降雨量大的地区或雨季
顶峰时,则应依据矿区井()防洪需要规定观测时间。
⑤降水间隔等于或小于15分钟可看作一次降水,间隔15分钟以
上可看作两次降水。
(10)降水量的量法:
3
①将储水瓶内的水倒入量杯,量杯呈垂直状态,使视野与量杯水面
平齐。
②观测量杯中水面的凹下面,记至0.1毫米。每次观测后应立刻记
入记录簿中。
③如降水量较多,不能一次量完,可分次量,将总数记入记录簿内。
④每次水量待复测前方可倒去。
⑤自计雨量计应按说明书规定的操作程序和方法运用。
(11)降水量观测记录的统计:
①每口观测完毕后,应检查观测记录簿各段(或各次)水量记录是
否正确齐全。发现有错误或不全时,应依据实际情况加以改正。
②月终时应在降水量统计表中填写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