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docx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2024)解读
Contents
01
02
03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
①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机制
②老年高血压的诊治原则
老年高血压常见类型
老年高血压常见类型
①ISH
②老年清晨高血压
③老年夜间高血压
④老年高血压多病共存
⑤老年难治性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的特殊问题
老年高血压的特殊问题
①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血压变异
②老年高血压合并餐后低血压
③老年白大衣高血压
④老年假性高血压
⑤老年隐匿性高血压
01.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
①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机制
②老年高血压的诊治原则
一、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机制
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
我国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发生率高,因主动脉弹性减弱,舒张期主动脉回缩力减小以及主动脉瓣膜反流而
表现为舒张压低;也有部分患者舒张压升高,但升高幅度低于收缩压升高幅度,进而表现为脉压增大,脉压大与患者
总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呈显著正相关。
异常血压波动,
昼夜节律异常
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高,可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大于20%(超杓型)、或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血压
(反杓型),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增加。
动脉僵硬度增加
动脉硬化与高血压互为因果,但早于高血压和其他靶器官受损出现,PWV增快是血管衰老的表现形式,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强预测因子。
白大衣高血压、假性高血压增多
老年患者在医疗环境中情绪紧张,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容易出现白大衣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多,高龄患者多合并衰弱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和脑血管病等相关疾病。
二、老年高血压的诊治原则
诊断血压监测
◆年龄≥65岁,持续或者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曾明确诊断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人,虽然血压140/90mmHg,也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及家庭自测血压;
◆新型诊室血压测量方法——无人值守自动诊室血压(UAOBP)
表1血压监测的类型与临床意义
监测方式
仪器及方法
临床意义
诊室血压
诊室使用水银血压计、上臂电子血压计按照统一规范(安静休息3~5min后,放松身体,使用合适的袖带于肘上2~3cm与心脏齐平处)测量肱动脉血压
临床诊断及分级应、不易发现隐
的标准方法及主要依据。存在白大衣效匿性高血压
断、检测及治疗,鉴别夜间高血压、隐匿性预测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事件风险
、隐匿性高血压。日常监测易操作,评价血
,可弥补诊室血压测量不足,提高诊断准
动态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仪间断测量血压达24h
应用于高血压诊高血压,有助于
家庭自测血压
电子血压计自主或者由家庭成员协助完成
发现白大衣效应压的波动性
无人值守自动血压
独立空间接受自动化电子血压测量仪自动测量
降低白大衣效应确率
二、老年高血压的诊治原则
处理初诊老年高血压
1.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评估及治疗流程:初诊老年高血压必须在进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等危险分层评估后尽快开始正规降压治疗;急性靶器官损害的类型是首选治疗方案的主要决定因素,见表2、图1。
2.治疗目的: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的总风险。
危险分层评估
生活方式干预
很高危、高危
65-79岁
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先降至140/90mmHg,如耐受降至
≤130/80mmHg
注:1mmHg=0.133kPa
中危
80岁
先降至150/90mmHg,如耐受降至
140/90mmHg
图1初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评估及监测程序
表2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1级高血压
2级高血压
3级高血压
1~2个其他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很高危
≥3个其他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二、老年高血压的诊治原则
处理
3.治疗时机与目标值:
◆推荐65~79岁且血压≥150/90mmHg或血压≥140/90mmHg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开始药物治疗,建议将血压降至14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
◆建议≥80岁且收缩压≥1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