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海淀2024-2025学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5-03约5.28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海淀2024-2025学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试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过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分别交于、两点,与轴的正半轴交于点,与准线交于点,且,则()

A. B.2 C. D.3

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A. B. C. D.

3.函数在的图像大致为

A. B. C. D.

4.函数的部分图象大致为()

A. B.

C. D.

5.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 B. C.16 D.32

6.在直角中,,,,若,则()

A. B. C. D.

7.函数满足对任意都有成立,且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则的值为()

A.0 B.2 C.4 D.1

8.某人2018年的家庭总收人为元,各种用途占比如图中的折线图,年家庭总收入的各种用途占比统计如图中的条形图,已知年的就医费用比年的就医费用增加了元,则该人年的储畜费用为()

A.元 B.元 C.元 D.元

9.已知抛物线上的点到其焦点的距离比点到轴的距离大,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A. B. C. D.

10.若直线与曲线相切,则()

A.3 B. C.2 D.

11.有一改形塔几何体由若千个正方体构成,构成方式如图所示,上层正方体下底面的四个顶点是下层正方体上底面各边的中点.已知最底层正方体的棱长为8,如果改形塔的最上层正方体的边长小于1,那么该塔形中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

A.8 B.7 C.6 D.4

12.已知复数,则()

A. B. C. D.2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如图,养殖公司欲在某湖边依托互相垂直的湖岸线、围成一个三角形养殖区.为了便于管理,在线段之间有一观察站点,到直线,的距离分别为8百米、1百米,则观察点到点、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百米.

14.二项式的展开式中项的系数为_____.

15.已知直线与圆心为的圆相交于两点,且,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_.

16.如图,是圆的直径,弦的延长线相交于点垂直的延长线于点.求证: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都是正实数,且,求证:.

18.(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向量,,其中.

(1)求的值;

(2)若,且,求的值.

19.(12分)已知函数.

(1)解不等式;

(2)若函数存在零点,求的求值范围.

20.(12分)已知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向量,且.

(1)求角的大小;

(2)若的面积为,,求.

21.(12分)已知曲线:和:(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且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

(1)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的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2)设与,轴交于,两点,且线段的中点为.若射线与,交于,两点,求,两点间的距离.

22.(10分)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1)若,,求的值;

(2)若,求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解析】

过点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与轴交于点,由和抛物线的定义可求得,利用抛物线的性质可构造方程求得,进而求得结果.

【详解】

过点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与轴交于点,

由抛物线解析式知:,准线方程为.

,,,,

由抛物线定义知:,,,

.

由抛物线性质得:,解得:,

.

故选:.

本题考查抛物线定义与几何性质的应用,关键是熟练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和焦半径所满足的等式.

2.C

【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数列是等比数列,求得其通项公式,由此求得.

【详解】

由于,所以数列是等比数列,其首项为,第二项为,所以公比为.所以,所以.

故选:C

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证明,考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

3.B

【解析】

由分子、分母的奇偶性,易于确定函数为奇函数,由的近似值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设,则,所以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排除选项C.又排除选项D;,排除选项A,故选B.

本题通过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缩小考察范围,通过计算特殊函数值,最后做出选择.本题较易,注重了基础知识、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